医影在线

搜索

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2008-6-8 06:51|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2413| 评论: 0

男性,17岁。自觉左膝部疼痛1周入院。













患者入院后行“股骨下端骨肿瘤清除并异位骨植入术”,现(2年后)又出现左膝部疼痛,左下肢行走无力。
3个月前x线片

一周前mri片













trljl发言:考虑恶性骨肿瘤可能性大

卜一发言:左侧股骨远端干骺端偏心性 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楚,部分骨皮质破坏消失,内见残余骨嵴,周边形成较大软组织肿块。多考虑:恶性骨肿瘤—首选:骨巨细胞瘤恶变!

鲁巨ct发言:abc

大漠孤雁发言:肉瘤可能性大.

zsl6918发言:病灶特点顶端,偏心,略有膨胀,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支持分化不良的骨巨细胞瘤。

zhengfaming发言:典型的横向生长,瘤体突入软组织内,肿瘤密度不一,骨质边缘硬化,并未见明显的容骨性破坏
支持骨巨恶变

拾荒者发言:左股骨远端偏心性囊状破坏,中间软组织密度影有多发更低密度坏死区,考虑骨纤维肉瘤可能。

cyr88888发言:骨肉瘤?

随光逐影发言:骨巨细胞瘤术后恶变?

黑白光影发言:肿瘤复发。术后二年时间,植入骨与自体骨分离明显,其内及周边未见新生骨形成融合,骨植入术失败。

jiangjing发言: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股骨远端膨胀性骨破坏,较完整的t1t2低信号环环绕,其内信号不均匀,见分隔,部分皮质被突破。

结果:
患者行肿瘤骨切除并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病理:(左股骨下段)送检直径1cm碎组织一堆,全埋制片。镜下:骨巨细胞瘤,局部伴动脉瘤样骨囊肿形成
下面是患者术后x线片:



分析:
患者第一次手术的病理记录已遗失,但是结合第2次手术病理结果,考虑应该是骨巨细胞瘤。
讨论:这个病例讨论时大多数会员都诊断为“骨巨细胞瘤”,而我考虑的是动脉瘤样骨囊肿,基于两个理由:1、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第1次做手术时是17岁,而骨巨细胞瘤的发病年龄比较大,多在20岁以上。2、mri片上,虽然“皂泡样”改变是骨巨细胞瘤的常见表现,但是动脉瘤样骨囊肿也可以有这种表现,没有鉴别意义,倒是矢状面t1wi囊变区里可见液-液平面,比较支持动脉瘤样骨囊肿。
查阅资料,骨巨细胞瘤与动脉瘤样骨囊肿真的不好鉴别:
名称:动脉瘤样骨囊肿亦称骨膜下巨细胞瘤
发生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一半以上的病变发生于长骨,其次为脊柱;骨巨细胞瘤四肢长管状骨87%。
x线表现:动脉瘤样骨囊肿病灶呈显著膨胀的囊状透亮区,囊内有或粗或细的骨小梁状分隔或骨嵴,使病变成皂泡状外观;骨巨细胞瘤皂泡样膨胀,内有细而薄的骨嵴。

ct12351: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36475
mri1514: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