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砂粒型脑膜瘤

2008-6-8 08:05|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1961| 评论: 0

女性,36岁。头痛两个月,加重3天。



















wuyiyunwu发言:ct示: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椭圆形囊性占位,宽基与内板相连,脑灰质及白质内移,局部脑组织未见明显水肿,中线结构右移;mr示:左侧颞顶部异常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内见分隔,增强扫描肿物边缘明显强化,其内分隔轻度强化,与内板相邻处见强化的脑膜伪征; 综上所述,定位于脑外占位,囊性脑膜瘤可能性大。鉴别诊断:硬膜外慢性血肿,边缘一般没有强化可资鉴别。

卜一发言:特点: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明显囊性占位,无周边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增强边缘强化,囊内密度高于脑脊液密度,mri示长t1长t2信号,压水后肿瘤内示略长混杂信号,并见实质部分强化。
定位:脑外肿瘤。
考虑:囊性脑膜瘤!

hhcckk发言:考虑囊性脑膜瘤可能性大
1、病灶与脑膜关系密切
2、可见脑膜尾征
需要鉴别的是梗塞,不支持点有
1、病人年轻,没有心脏病史,一般不容易发生这么大的梗塞
2、临床症状不支持,梗塞是脑血管病变,发病突然,本例‘头痛两个月,加重3天’不符合
3、占位效应明显,梗塞少有这么明显的占位效应

晓杰发言:特点:左侧额、颞、顶部颅板下明显囊性占位,无周边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增强边缘强化,囊内密度高于脑脊液密度,mri示长t1长t2信号,压水后肿瘤内示略长混杂信号,并见实质部分强化。
定位:脑外肿瘤。
考虑:囊性脑膜瘤!支持

qiuleiyu发言:病变定位;较困难,从形态,颅骨改变,及强化方式上看,考虑脑外病变可能性较大.不完全除外脑内病变.
定性;1,囊性脑膜瘤.2,节细胞胶质瘤.3,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建议mrs.

guzhongliangddd发言


病灶呈长t1长t2,边缘较清,有轻度强化,根据部位首先考虑是脑膜瘤。
但囊性的 脑膜瘤很少。
我觉得还要考虑到,胶质瘤。

jiangjing发言:支持考虑囊性脑膜瘤。病灶边缘强化明显,其内见网格强化,可见脑膜尾征,宽基底贴颅内板

老林发言:我的定位诊断首先考虑脑内病变,定性是1.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瘤,2节细胞胶质瘤,3.少见的星形细胞瘤

曼一拍发言:不支持囊性脑膜瘤的地方:脑膜尾征不典型;ct增强少结节状强化,也就是强化方式不支持;这大的肿瘤颅骨未见明显异常,(尽管没骨窗)

radiology888发言:同志们,这个有难度。好片子。
首先要定下来是脑内还是脑外,楼上的说的对,是脑外的。
其次是明确何种疾病:脑膜瘤?胆脂瘤?
根据那个“核”,可以说是脑膜瘤。

结果:
手术:打开颅骨后见肿瘤组织局部“食穿”硬脑膜,侵及颅骨内板。脑压高,脑搏动不明显。肿物内组织呈胶冻样,质软,但血供丰富。
病理诊断:较符合脑膜瘤改变。
免疫组化:vimentin(+++)、ema(-)、ck(-)、s-100(-)、gfap(-)、nse(-)、cd31(-)。
患者病理组织送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室会诊,诊断为脑膜瘤(砂粒型)

分析:
这个病例90%的同行都诊断正确,佩服!我们可是误诊了!
患者在外院做的ct和mri检查,然后到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医生拿片子到我们科室会诊,我们感觉肿块呈囊性,而且与左侧外侧裂池关系比较密切,因此首先考虑表皮样囊肿。手术取出的肿物呈胶冻样,神经外科医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