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36岁。头痛2天。平素健康,无“癫痫”病史。pe:bp 90/60mmhg。 临床诊断:头痛原因待查。 颅脑ct轴位平扫+增强扫描(层厚、层距均为10mm;部分层面:层厚、层距为5mm),图像如下: ![]() ![]() ![]() ![]() ![]() ![]() ![]() ![]() ![]() ![]() ![]() ![]() ![]() ![]() ![]() ![]() zyyzzy发言:病灶有弯曲钙化,水肿明显,支持少枝胶质细胞瘤 arven发言:病灶有明显钙化,瘤周有明显水肿,增强有强化,考虑间变性少突胶质c瘤(3级) zsl6918发言:病灶范围较广,内可见不规则钙化改变,考虑少枝胶质瘤可能性大,不支持的是病灶较大。 songxuechi发言:1、病灶弯曲条带状钙化,患者30多岁,支持少突胶质细胞瘤可能性大; 2、瘤周水肿较明显,且可见指压征,占位效应明显,不排除转移瘤。 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右侧颞叶)星形胶质瘤(ⅰ~ⅱ级)伴砂粒体形成。 ![]() 术后ct复查,图像如下: ![]() ![]() ![]() ![]() ![]() ![]() ![]() ![]() ![]() ![]() ![]() ![]() zxczxc点评:星形细胞瘤 概述: 星形细胞瘤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 病因 分ⅰ~ⅵ级。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ⅰ级者,在成人多在大脑白质浸润生长,分为原浆型与纤维型两类。肿瘤组织呈灰白色或灰黄色,硬度如橡皮样,一般无出血坏死,但可呈囊性变,一种为囊内含有瘤结节,另一种为肿瘤内含有囊肿。儿童的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ⅱ级者属分化不良的星形细胞瘤,或称星形分母细胞瘤。这两型的病程进展较缓。星形细胞瘤ⅲ~ⅳ级即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常见于中年之后,多位于大脑半球,并侵犯基底节与丘脑,血管丰富,易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明显,从而致病情突然恶化,病程多较短。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在成人常先有癫痫,逐渐出现瘫痪、失语、精神改变,而后出现颅内压增高。儿童多先表现为颅内压增高。 诊断依据: 颅骨x线平片:主要为颅缝分离及指压迹增加。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表面者可见患侧枕骨鳞部变薄及侵蚀等,本组有肿瘤钙化斑者占4.3%。脑室造影:除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对称性扩大外,导水管向前屈折及第四脑室向健侧移位为小脑半球肿瘤的特征。ct检查:可见小脑半球或中线部位低密度影,星形细胞瘤i级多无注药后强化,而ⅱ~ⅲ级可有强化。有些可见高密度中有多发低密度(即囊在瘤内),有的为低密度区边缘有高密度之瘤结节(即瘤在囊内),这种征象常有助于术前定性。 治疗: 较为局限的,如位于额叶前部的星形细胞瘤,可行前额叶包含肿瘤切除。其它部位者,多只能达到肿瘤大部或部分切除,辅以减压性手术。术后应用放疗、免疫化疗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多数病例愈后较差。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3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