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湖南省放射学会季度读片会精彩病例一(湖南旺旺医院提供)[/center] 男 43岁 10年前突发抽搐本地医院ct检查示颅内占位病变,未予治疗,此后类似症状反复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入住我院。 ![]() ![]() ![]() ![]() ![]() ![]() night6发言:右颞叶内稍长t1稍长t2肿块样信号灶 边界清楚 病灶后部囊变,病灶内侧见小圆形稍短t1信号灶,t2信号较其余部位底,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位壁强化,临近脑室受压. ct病灶内见钙化灶 个人意见: 1:肿瘤:脑膜瘤基本排除,与脑膜关系不密切,也不在脑室内,后部应为囊变,不象扩大的脑室,与脑脊液信号也有区别;胶质瘤不能排除,内有钙化,少突胶质瘤可能,但病史不符合,10年病史,血母也不符合典型表现( 部位 大囊小结节);淋巴瘤等不考虑;转移基本也不考虑。 2:结核:没有水肿只能考虑成熟型结合瘤,成熟型结核瘤包摸完整,光滑,囊变很少,也无颅内其他结核征象.也不典型 3:肉芽肿性病变: 肉芽肿囊变的我没有见过, 4:寄生虫:无相关病史 5:mra排除了一般的血管性病变 我个人认为:右颞叶内占位性病灶:考虑为良性病变.1,颅内结核? 2,肉芽肿性病变?3胶质瘤不排 翁志蓬发言:右侧颞叶肿块,有钙化,有出血,有囊变,有坏死,有明显强化,而mra未见异常。结合临床癫痫发作史10年,考虑少突胶质细胞瘤可能性大。但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强化程度一般都是轻-中度,没有本例明显,因此考虑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可能性大。鉴别诊断:1、来源于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的室管膜瘤;2、脑膜瘤。 卜一发言:右颞叶内稍长t1稍长t2肿块样信号灶,边界清楚,病灶后部囊变,病灶内侧见小圆形稍短t1信号灶,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囊变部位壁强化,占位效应明显。ct示病灶内见钙化灶,周围水肿不明显。病灶与桥小脑角关系密切。临床病史较长;综合病灶ct与mri特点考虑:特殊类型“脑膜瘤”囊变 坏死! qiuleiyu发言:右侧室三角区旁不规则混杂信号占位,内有钙化,含有囊变,然囊变区位于病灶外部,周边有轻度水肿区,增强后实质区明显强化。结合病史较长,强化明显,囊变位于病灶外部,含钙化等;综合考虑;为脑实质内的室管膜瘤。 zhsm_1979发言:脑膜瘤不支持,看不到脑膜尾征,血管性病变也不支持,mra不支持,我还是比较支持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如果能有当地的ct片对比或许会好判断些。 wyk504发言:定位:右侧颞叶。右侧脑室下角受压上移,与后角关系也很密切。 定性: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性大 +c 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灶外上方可以中等强化的结节灶。 局部脑膜亦可见强化。 ysjnor发言:肿瘤位于脑室旁实质内,肿块囊变、钙化。诊断应考虑:1)室管膜瘤;2)脑膜瘤;3)肉芽肿。 应项雪发言:本人还是考虑为脑外肿瘤--来源天幕脑膜瘤:低密度(t1t2信号内混杂信号)内有钙化,有囊性变,有出血,周边有包膜,无明显水肿,侧脑室下角受压阻塞扩张,强化相当明显。临床体征较为符合。 结果:病理结果:少突胶质细胞瘤 湖南旺旺医院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 白爱国点评: 少突胶质细胞瘤(oliogodendrocytoma,odc),who分级为ii级,病理上瘤性少突胶质细胞占整个肿瘤的75%以上时,才能诊断为odc,否则为混合性胶质瘤。 大多数学者认为50%以上的odc在影像上不能与其他胶质瘤区别。 以下几点有助于odc的影像诊断 大多发生于大脑半球表浅的灰质或灰质下白质内,可造成相应部位颅骨的改变。 ct上可见肿瘤性钙化,较特异的是弯曲的带状钙化。 mri信号无特异性,瘤周水肿轻或无,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或伴局部轻度不均匀强化。 发病高峰年龄30~50岁;病史较长,多表现为长期的癫痫。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8&view_id=39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