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肺结核

2008-7-23 08:07| 发布者: 蚂蚁| 查看: 2093| 评论: 0

f,32,发现右颈部包块1天,无压痛。偶有干咳。
b超:右颈部皮下见二个异常低弱回声团块,最大约2.4*1.2cm,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肿大淋巴结?)














dsl555发言:右肺门增大,成团块状。纵隔内气管前腔静脉后有淋巴结肿大,双肺随机分布大小不等结节。
印象:右肺癌。纵隔淋巴结、双肺转移。

海浪子发言:肺癌要考虑,感染性病变也要考虑,毕竟很年轻;发现问题时间也很短.

pujunzhi发言:病人年龄较轻,要注意慢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的可能,也要想到转移瘤。

结果:病人回复结果:结核抗酸杆菌噬菌体裂解试验阳性!我为此专门请教了本院传染科及呼吸科大夫,均告诉我可以确认结核。以下的该试验说明书部分内容,供参考,如果各位老师有不同意见,请指教。
肺结核是一种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偶尔为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而引发的传染病,在低收入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据who统计,全球约1/3的人口感染mtb,每年新增患者900万,并有300万人死于该病。
目前对结核病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与临床体症相结合。实验室诊断主要包括涂片法、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噬菌体法。痰涂片直接镜检是检测抗酸杆菌(afb)最普遍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特异性较高,但灵敏性较低,涂片中分枝杆菌要达到103-104cfu/ml才可检测出阳性结果,且仅能检出1/2—3/4的活动性结核患者,漏检率相当高;罗氏(lö;wenstein jensen)培养法是目前检测mtb的“金标准”,但其检测周期长(8周),导致无法及时确诊结核患者,并无法及时治疗;新近发展起来并广泛使用的快培检测技术无疑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但确诊仍需2-3周,依然无法实现结核病快速诊疗;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快速,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灵敏度有限;而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但成本高昂、技术要求高,难以在发展中国家常规实验室中广泛开展。很显然,临床实验室急需一种快速、准确、经济,易推广的检测方法用于结核病的检测。
fastplauquetbtm试剂盒采用噬菌体扩增方法检测待检标本中是否存在活的结核分枝杆菌。
痰液标本首先经去污染处理,杀灭痰液中其它杂菌,随后用特异性噬菌体迅速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再添加杀毒剂杀灭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噬菌体。经杀毒剂处理后,仅有mtb胞内的噬菌体存活并复制,直至mtb细胞裂解,释放噬菌体。随后,复制的噬菌体感染随即添加的敏感细胞中继续快速扩增。新复制的噬菌体依次经历感染、复制和裂解的循环过程,在敏感细胞生长区域出现清晰可见的噬菌斑。平皿中噬菌斑数目与标本中mtb数目成正相关,如标本中不含mtb,则经杀毒剂处理后,痰液中无噬菌体存活,故实验结束时敏感细胞菌苔上无噬菌斑出现。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4124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