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医影在线 门户 影像图库 CT病例 颌面、颈部 查看内容

右眼眉弓皮下皮脂腺囊肿

2008-7-30 08:05| 发布者: 光影相伴| 查看: 4424| 评论: 0

m,21y,右侧额部小包块3年余。















病灶ct值及大小:






358450m发言:脂肪瘤

守望可可西里发言:我考虑为右侧颧、额部头皮下皮样囊肿:  
  病灶位于右侧颧骨颞突及部分额骨外侧头皮(由皮肤、皮下浅筋膜层、帽状腱膜及额肌构成的较致密的、但能够基本分清层次的三层结构)下,深筋膜层与颅骨骨外膜及颅面骨骨膜间。病灶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头皮明显受推移外凸但分界较清晰,颧、额骨轻度骨质受压、吸收,无明显硬化及破坏。病灶内大部分呈脂样低密度,并见少许絮状、条状略高密度,似漂浮或分隔。
  头皮下囊肿包括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从上述病灶的特征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1.可以排除皮脂腺囊肿--位于头皮下,此处已经没有毛囊,更谈不上皮脂腺了。
  2.病灶较硬,造成骨骼的受压、吸收,头皮局部外凸,这也可以从侧面排除皮脂腺囊肿。
  3.病灶内密度不均一,表皮样囊肿的密度应该呈相对较均一的脂性密度。

  皮样囊肿是一种极少见的非肿瘤性皮肤囊肿,是由于胚胎期偏离原位的皮肤细胞原基而发生的先天性囊肿。一般初生即存在,多发现于幼儿或青年期。
  多位于眼眶周围、鼻根部、头枕部、口底或沿身体中线的皮肤,呈圆形,一般生长缓慢,与表层皮肤无粘连,其基底部则常与深层组织粘连,还可能与下方的骨膜粘连。
  皮样囊肿mri典型表现:t1wi、t2wi均呈高信号并见分层现象,压脂后信号减低。病变mri信号分层及前底部小团状低信号区,可能是病变内存在脱屑及毛发所致。
  该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上皮样囊肿(胆脂瘤):两者均来源于外胚层的异位细胞,上皮样囊肿仅含表皮和脱屑,皮样囊肿还有真皮及皮肤附件如汗腺、皮脂腺、毛囊、毛发等结构。因囊内均为脂类物质,容易混淆,但mri有特征性:皮样囊肿内含有液态脂类物质,故t1wi、t2wi图象均为高信号;而典型上皮样囊肿内胆固醇均以结晶形式存在分子较大,t1时间并不缩短,在t1wi图象上为低信号,若囊液内水分较少,富含蛋白或合并出血,则呈短t1长t2信号,需病理鉴别。
  2、皮脂腺囊肿:该病为皮脂腺闭塞,皮脂淤积形成的滞留性囊肿,与表面皮肤紧密相连,其粥样内容物内不含毛发,t1wi、t2wi图象呈均匀高信号。
  3、脂肪瘤:较表浅,活动度较大,mri:包膜极薄,与正常组织界线不清,呈均匀脂
肪信号影。
  4、畸胎瘤:一般含3个以上胚层结构,即除皮肤附属器外,还可有骨骼、牙齿等结构,影像检查可见钙化灶,病理可确诊。

zhangzhongshou发言:首先考虑皮脂腺囊肿,其次考虑脂肪瘤。

结果:手术所见:右眼外侧眉弓部可见大小约2.5cm*4.5cm肿块,包膜完整,内可见脂肪液化样物质,与骨膜紧密相连。
病理诊断皮脂腺囊肿

拾荒者点评:从组织成分上皮脂腺囊肿与皮样囊肿相同,只是发生部位及发生学上有区别。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4173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