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骨结核

2008-8-3 07:43| 发布者: zhanyong| 查看: 3106| 评论: 0

女,31岁;8年前起左踝关节肿胀,查类风湿因子、尿酸、血沉等均未见异常;2001年摄胸部x光片左上肺纤维硬结灶;后就医均未查出原因,在某市级医院以“一般性关节炎”诊断;后对症治疗;左踝一直肿胀,活动尚可;2005年左膝肿胀;两月前左内踝局限性肿块,呈暗紫色,触之有波动感。








2008年7月11日补充病史:
近年来出现左踝劳累后红、肿、热、痛,以春夏季频繁;不伴咳嗽咳痰,无午后潮热及夜间盗汗。休息及局部抗炎药膏应用后可缓解。
查体:左膝轻度肿胀,皮温不高,关节间隙无明显波动感,髌骨无明显压痛,未扪及骨擦感,叩痛不明显;左踝关节轻度肿胀,内踝侧见一肿块影,界限清晰,光滑、质韧,波动感明显,皮温升高。左膝、踝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腹股沟及锁骨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7月5日ppd试验(++);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乙肝五项hbsab(+),hbcab(+);余阴性;梅毒螺旋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阴性;hiv阴性,hcv阴性;7月7日用注射器从内踝抽取出奶酪样组织,稠厚,抽吸困难,共抽出约0.1ml;针孔愈合良好;送一般细菌培养阴性,抗酸染色未找到抗酸杆菌。
临床初步诊断:左膝、踝关节低毒性感染,骨结核待排。





卜一发言:1 髌骨周边明显增生硬化,内见明显骨质吸收。2 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下明显见筛孔样及虫蚀样骨质吸收 破坏并见碎裂骨片。结合病史,多考虑:1 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伴髌骨软化征。2 踝关节神经性关节炎!

qiuleiyu发言:31岁女性,骨质疏松明显,髌骨及左踝关节关节面下多发骨质囊变区。结合病史较长。
考虑1,代谢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血友病性关节炎。3,松毛虫感染。

clj20发言:影像特点:1、硬化及骨质破坏吸收明显,见于左髌骨、左胫骨下端等骨;2、骨质疏松;3、左胫骨下端骨皮质破坏,局部软组织肿胀;4、病变同在左侧。
病史特点:1、女,31岁,8年前左踝首先发病,05年左膝后继发病;2月前左踝软组织肿块,有波动;2、相关检查。类风湿因子、尿酸、血沉等均未见异常;2001年摄胸部x光片左上肺纤维硬结灶;3、治疗史。按“一般性关节炎”对症治疗,仍肿胀。
影像学意见:1、骨结核并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2、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滑膜炎并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

附:血友病性关节炎
大多数发生于男性,女性少见。临床表现:肌肉内、骨膜下及骨内出血,以四肢关节、肌肉出血多见,好发于膝关节,其次为踝关节、髋、肘及肩关节,小关节发病少见。
血友病性关节炎x线表现:
(1)1期骨质正常或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2)2期骨质疏松,小儿骨骺生长迅速,增大;(3)3期软骨下囊肿形成;(4)4期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在膝关节表现为股骨髁间凹加深、变宽,髌骨下极呈方形,是血友病性关节炎的特征性改变;(5)5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结构紊乱,关节屈曲挛缩或半脱位,骨关节炎变化十分明显。

haha215315发言:髌骨及胫骨下端骨质破坏吸收,边缘硬化,其中胫骨破坏骨组织内砂砾样钙化较明显,结合患者这么长的病史,以及肺内硬化灶,首先考虑:骨结核。

lkc8963发言:影像学特点:左膝/踝关节多发骨质疏松及囊样缺损,边界较清,部分与关节腔相通。
临床特点:青年女性,反复发作多关节炎,胸片见左上肺纤维硬结灶,按一般性关节炎治疗无效。左内踝局限性肿块,呈暗紫色,触之有波动感。
考虑:多关节病变,结核性风湿症(ponect综合征)可能性较大。虽然可见到囊状骨质缺损,但本例胫骨下端有几处也可用骨质疏松来解释。
诊断标准 本病至今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可参考以下几点:(1)反复发作的关节症状,伴有结节性红斑或皮下结节;(2)全身检查找到结核灶;(3)长期动态观察始终无心内膜或心瓣膜损害;(4)结核菌素试验阳性;(5)红细胞沉降率增快;(6)病程长,关节症状常反复反应,而无关节变形或肌肉萎缩,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7)足量水杨酸制剂和激素治疗无效,而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
2 骨结核:多发及无关节积液较难解释。
3 多发性软骨下粘液囊肿:从影像学上来看最支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