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右膈神经鞘瘤并肝右叶局灶结节样增生(fnh)

2008-9-25 07:21| 发布者: lkc8963| 查看: 2613| 评论: 0

[center]广东省放射学会腹组2008年3月读片病例1[/center]
适接广东中山市guandong老师资料,嘱我发布网上供大家共享,在此,让我们大家一起谢谢guandong老师和广东省放射学会腹组的老师们。













翁志蓬发言:afp单位一般为ug/ml,“afp对流免疫法>500ug/ml持续4周以上或afp>200ug/ml持续8周,在排除其他引起afp增高的因素后,综合定位检查可诊断为肝癌。”本例患者afp为2.25mg/ml,换算成标准单位应该是2250ug/ml,不知道是采用什么方法检测的结果,先假设afp显著增高吧。
肝右后叶下段肿块,突出肝缘外,平扫略低密度,与正常肝实质隐约可见分界。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密度略低于正常肝实质,没有实质期及延迟期的图片,只能假设是“快进快出”,结合临床afp“显著升高”,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
肝脏膈顶区肿块,向肝缘外突出,与正常肝实质分界清,平扫大部分为低密度,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见小斑点状强化,门脉期不规则片状轻度强化,同样没有实质期及延迟期图片。用一元论解释可以考虑为肝癌肝内转移,但是好像比较牵强。结合临床白细胞增高及ct表现分析,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
综上,初步诊断:
1、肝右后叶下段占位,考虑肝细胞肝癌可能性大。
2、肝脏膈顶区占位,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于肝转移瘤。

老爱克斯新网客发言:肝脏膈顶区肿块呈低密度,边界欠清晰,密度不均,动脉和静脉增强扫描都呈不均匀轻度强化,低于正常肝脏,临床afp增高,考虑为乏血供肝癌可能大。肝脏下缘肿块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中心可见条状无强化低密度灶,静脉期呈等密度,无延迟期图像,考虑为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可能大。
鉴别诊断:1血管瘤,增强不符合。2肝脓肿临床不支持,无牛眼征及环靶征典型表现。3,肝腺瘤大多见于妇女,常有服避孕药的病史。

yangyudong333发言:1、肝右后叶下段占位,考虑肝细胞腺瘤可能性大。
2、肝脏膈顶区占位,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于

zsl6918发言:肝上部的病灶强化特点是逐渐增强,此点符合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强化表现。下面的病灶强化呈速升速降,但即使降也降的与肝脏相仿,呈等密度改变。此点应想到fnh或肝细胞性肝癌。另外转移瘤的表现可以呈多种多样,所以也不能完全除外。

随光逐影发言:支持 一元论考虑:原发性肝癌;二元论考虑:下部肿块为肝癌,肝顶部肿块为包虫囊肿。

深泽交通医院发言:下部考虑肝癌,上部考虑肝母细胞瘤,血管内皮肉瘤

联众之王发言:胆囊占位肝内转移

liyf发言:肝膈下占位考虑为肿瘤病变,肝胆管细胞癌或间叶组织来源肿瘤可能性大;肝右后下段考虑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

求知若渴发言:首先分析上方病灶:明显突出于肝边缘,张力很大,最大截面在肝外,肝脏边缘只是一个弧形压迹,病变好像不是来源于肝脏,平扫低密度,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明显,表现为进行性不均匀延迟强化,病人白细胞明显增高,并且以中性粒细胞最为明显,综合分析膈下脓肿的可能性最大。
下方病灶:与前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突出于肝边缘,平扫略低密度,增强明显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迅速变为等密度,周围未见明显包膜,病人无肝炎病史,临床生化未见明显异常,综合考虑fnh.鉴别:1.肝癌,病史不符,动脉期强化不如本例明显,门脉期密度应该更低,生化也不支持;2.腺瘤,多见于生育期妇女,长期服用避孕药史,周围有低密度包膜。

lkc8963发言:这个病例好难,一看就不象一个妈养的。如果说肯定是两个妈养的话,肝顶部我乐意考虑胆管囊腺癌(囊实性,实性多,有隔有囊有结节,延时强化),右前下段的病灶则考虑fnh。但是我知道肯定是错的,没这么容易的诊断。
如果强行说是一个妈养的,常规思路,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转移,第二个可能性就是一种慢性的感染性消耗性疾病(结合临床感染血像),那就太多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