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0岁。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热和体重减轻。 半年前胸片: ![]() 当前胸片: ![]() ct扫描: ![]() ![]() 358450m发言:支持结核 maliang01发言:肺间质纤维化,纵隔淋巴结肿大,内可见坏死。请高手指教 杀毒软件发言:双侧胸膜下蜂窝状改变,肺内长条索状影,向胸膜面延伸. 首选考虑: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可能性大.其它如结缔组织病肺部表现待排. wdbct发言:双肺胸膜下多发片状毛玻璃样病灶,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结合病史,考虑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dr.yang发言: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呼吸内科)(ipf)系指原因不明的下呼吸道的弥漫性炎症性疾病。炎症侵犯肺泡壁和临近的肺泡腔,造成肺泡间隔增厚和肺纤维化。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其至小气道和小血管也可受累。其临床特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velcro罗音,进行性低氧血症。肺功能受损以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障碍为主。ipf较少常见,且诊断困难,患病率约2-5/10万,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多数病程为慢性,起病骤急者罕见。 症状表现: 1.进行性呼吸困难为本病特征。2.刺激性乾咳或伴少量粘痰,少数有黄痰及血痰。3.乏力、消瘦、关节疼痛、低热等。4.肺底及腋下区可闻及爆裂性罗音(称velcro罗音),吸气末听到,表浅粗糙、调高。可有肺气肿及右心衰竭,50%以上病人有杵状指(趾)。 诊断依据: 1.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为主的临床症状。2.肺部有典型的弥漫性间质疾病阴影。3.未发现任何致病原因。4.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下降。5.肺活检可助确诊。 结果:慢性嗜酸细胞性肺炎 pq5000点评:本病是寄生虫(钩虫、蛔虫等)和药物(呋喃妥因等)所致的变态反应,为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的一种消耗性疾病。 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热、体重减轻、盗汗。咳嗽多粘痰,伴气急和咯血。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多在20%-70%。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内有白细胞浸润,主要为成熟嗜酸粒细胞,少量组织细胞和淋巴细胞,肺泡中可见细胞内含有嗜酸性颗粒和尖棱结晶的多核巨细胞,此为本病的病理特点。有些肺小血管,主要是肺静脉有血管炎,有时见多核巨细胞及嗜酸肉芽肿。 胸部x片显示不呈段或叶性分布的周围片状阴影,常为双侧分布。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8h内症状和胸片可迅速消失。在同一局部可反复发生,数年后变为纤维化或蜂窝状改变。 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常可恢复正常,因停药较易复发,故全疗程需在一年以上。 阿明点评:1)由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引起的肺的特发病症,常有周围血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肺叶外围及近胸膜处多发非节段性实变影 .或1-2cm大小的类圆形结节影,可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3)对类固醇类药物反应良好.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39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