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胫骨上段骨肉瘤

2009-8-10 08:18|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1788| 评论: 0

男性,16岁。左小腿上段疼痛3个月,加重2周入院。呈持续性疼痛,晚上十点钟后痛著。体检:左小腿上段轻度肿胀,无潮红及溃疡,无血管扩张。触诊皮温升高。胫骨结节平面内侧髁显著压痛,轻度纵向叩击痛。左膝屈伸正常,避痛步态。












影像孺子牛发言
1、ct征象:左胫骨上端内侧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代之以不规则形磨玻璃样高密度影,病变内可多发小囊状改变,局部骨皮质尚连续。
2、初步考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3、分析:
3.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是正常骨组织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代替的一种疾病。原因至今未明,可单发也可多骨同时发生。病变可局限性也可广泛。若同时并发骨骼系统以外的症状,如皮肤色素沉着和性早熟等,则称奥尔布赖特(albright)综合征。
3.2临床要点:
(1).常在儿童期发病,于青年或成年期才被发现,就诊年龄以11~30岁最多(占70%)。
(2).病程长,进展慢,早期无症状,随后可有局部酸痛或间歇性疼痛,位于长骨者发展到一定阶段肢体可畸形或因轻伤而致病理性骨折。
(3).发病部位以四肢长骨多见,下肢多于上肢,股骨、胫骨最多;其次是肋骨和头面骨。
(4).局部畸形、病理骨折及色素斑为本症三大特征。
3.3影像表现】
(1).x线:
平片可见发生于四肢躯干骨者表现为膨胀性囊状、磨玻璃样、丝瓜瓤样、虫蚀样四种改变。发生于颅面骨者则表现为膨胀性囊状、磨玻璃样和硬化性三种改变。
(2).ct:
ct主要表现有两种,即囊状型和硬化型。
囊性
1) 以四肢骨多见。
2) 表现为囊状透光区,皮质变薄,骨干可有膨胀,囊内有磨玻璃样改变及钙化。
3)单囊可发展成多囊,囊内有粗大的骨小梁,边缘可有硬化。
硬化型
1) 以颅面骨和颅底骨多见。
2) 表现为瘤骨密度非一致性增高,在硬化区内有散在的颗粒状透亮区。
3) 颅骨穹隆的病。变常侵犯外板和板障,使骨骼膨大、增厚和囊性改变,呈磨玻璃样或致密硬化改变。
4)面骨主要侵犯上颌骨,硬化区波及颞骨及眶下缘,并占据上颌窦腔,使上颌窦闭塞,颧弓突出。
3.鉴别诊断
1)发生于颅面部骨者应与畸形性骨炎鉴别:后者多见于40岁以后,病变区骨质破坏与骨质增生混杂,其间夹有棉团状骨化影及粗大骨小梁,骨皮质或内外板不规则增厚而变形,而不象前者呈膨胀变形,骨皮质变薄等改变。
2)发生于肋骨者应与肋骨骨巨细胞瘤鉴别:骨巨细胞瘤好发于肋骨头区,膨胀较明显,有光整骨包壳而无硬化,病灶内密度中等或较低而无磨玻璃样改变及钙化,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范围长,好发于体部甚至肋骨全长,除有膨胀外,其内密度较高,呈不均匀磨玻璃样改变,且可多肋骨病发。

jiajie发言

胫骨上端干骺端局部骨质破坏,瘤骨形成,骨皮质筛孔状破坏,骨膜反应明显codman三角形成,周围软组织受侵肿胀。
考虑骨肉瘤。
鉴别:软骨肉瘤,多见于中老年。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范围广,软组织肿块较大。

结果:患者在广东省南方医院手术,手术病理结果为:骨肉瘤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4592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