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

2009-10-29 06:34| 发布者: | 查看: 2602| 评论: 0

[center]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1例[/center]
[center]吴军,赵东,段闽江,胡清铭.[/center]
[center]北京市北京军区总医院东区(原292医院)放射科[/center]

患者,女,20岁。生后7个月右眼睑部出现米粒大小肿物,质软,无痒痛,随年龄增长呈弥漫性进行性增大,7岁时肿物遮盖眼球,11岁时肿物弥漫性增大至同侧颅顶及下颌部。经mri检查诊断为“神经纤维瘤”,当时未予手术。现患者瘤体较大,面容毁损严重,入住我院整形科。
查体:瘤体位于右侧头面部,48cm×30cm×28cm,触之柔软,有轻度波动感(图1)。全身皮肤可见多处咖啡样斑点及小纤维瘤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显示有眼眶明显扩大,右侧颞骨多发不规则缺损(图2)。
头颅ct平扫显示头颅畸形,右侧颧骨、部分颞骨骨质缺损,右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偏移芹侧(图3)。头颅ct三维成像显示右眼眶窝明显增大,右颞骨、眉间分别可见5个骨质缺损区(图4)。诊断:(1)右额颞部神经纤维瘤样改变,伴多部位骨质缺损。(2)右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偏移左侧。(3)右眼眶占位性扩大。
mri显示:(1)右侧蝶骨、前中颅凹底及右颞颅骨缺损,脑膜、脑膨出。(2)右侧脑室扩大,脑萎缩。临床诊断:头面部神经纤维瘤病。
人院后4次手术治疗,包括“右侧头面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残余瘤体切除、临近皮瓣转移术”、“右侧面部筋膜悬吊、口鼻整形术”,“臀部及右上肢神经纤维瘤切除、面部残余创面植皮术”,现肿瘤已切除,创面恢复良好。

【讨论】
神经纤维瘤病(nf又名von recklinghausen\'s diseas)是发生于神经系统的比较少见的肿瘤。1768年由akiniside首先描述了nf的皮肤病变,以后von recklinghausen于1882年发现了nf与皮肤的密切关系并命名为神经纤维瘤病。它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来源于神经嵴的错构瘤紊乱,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神经外胚叶异常,其特征是皮肤色素沉着斑和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主要症状体征为:皮肤色素斑、多发性皮肤结节、口腔及内脏损害。本例除全身多处咖啡样皮肤色素斑及多发小神经纤维瘤外,主要病变位于右侧头面部,瘤体巨大,实属罕见。尤为特殊的是,患者同时伴有右眼眶扩大、右侧多发颅骨缺损、脑膜脑膨出及右侧脑室扩大伴中线结构移位,给整形科手术治疗增加了不少难度。
本例提示,x线平片、ct平扫、三维成像及mri等影像检查手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手术方式、路径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手术以切除肿瘤为主,同时给予创面植皮、面部筋膜悬吊、口鼻整形等辅助治疗。颅骨缺损及脑膜脑膨出术中小心避开,以免发生并发症。


【图片说明】
图l 患者右侧头面部巨大神经纤维瘤。
图2 头颅正位片显示右眼旺明显增大。
图3 头颅ct平扫显示头颅畸形,右眶扩大,右侧脑室扩大,中线结构偏移左侧。
图4 头颅ct三维成像显示右侧颞骨、颧骨可见5个骨质缺损区。

原文出处: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5):39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