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8岁。颈部肿块![]() 随光逐影发言:考虑左侧鳃裂囊肿。 影像之路发言:支持腮裂囊肿 肿块位于颈动脉鞘前缘、腮腺内侧,胸锁乳突肌受压向外移位。肿块边界清晰,内密度均匀,密度高于水但低于肌肉组织。 这个部位的肿块一般常见的是腮裂囊肿和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密度与肌肉相近,但本例肿块密度明显低于淋巴结,因此考虑腮裂囊肿可能性大。 拾荒者发言:囊肿位于上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胸锁乳突肌受压向后移位,考虑腮裂囊肿;主要与囊性淋巴管瘤鉴别,颈部囊性淋巴管瘤多位于颈后三角区。 结果:术后结果是鳃裂囊肿 sxlcbc点评: 鳃裂囊肿一般认为与胚胎鳃裂残余上皮组织有关,少数学者提出此囊肿不是鳃源性的,而是胚胎期陷入颈部淋巴结中的涎腺上皮发生了囊变,所以称作淋巴上皮囊肿,但两种说法均支持本病系胚胎发育异常。 鳃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更多见。但由鲜军舫、王振常编辑的《头颈部影像诊断必读》却提到本病在30岁左右多见,不过,本例是一个8岁的女孩。 临床上,常表现为颈部或腮腺区无痛性肿块,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大小不一,平均直径3~4公分。多于成年后开始增大,质软、界限清楚、表面光滑可活动。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还可以分为第一鳃裂囊肿、第二鳃裂囊肿及第三、四鳃裂囊肿。本例病变位于下颌角区以上水平,为第一鳃裂囊肿。当然,第二鳃裂囊肿最为常见,约占鳃裂囊肿的95%以上,病变多位于下颌角水平以下和肩胛舌骨肌水平之间。第三和第四鳃裂囊肿少见,位于颈根部。 ct扫描病变密度均匀,ct值在0~20hu之间,囊壁薄而均匀,一般较难显示。 本病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腮腺内囊肿:位于腮腺,周围脂肪向内推移; 2、神经鞘瘤:病变位于颈动脉鞘内,壁较厚且不规则,可见实性肿块部分。增强后实行部分明显强化。 3、囊性淋巴瘤:多位于颈后三角,发病年龄小,在2岁以内。囊肿形态不规则,内有分割,可见血-液平面,匍匐性生长向邻近肌肉延伸; 4、囊性转移瘤:年龄较大,多位于颈静脉后外侧,不规则环状强化明显,有原发肿瘤病史; 5、鳃裂囊肿合并感染时要和颈部脓肿相鉴别:颈部脓肿感染史,如为结核性脓肿,要看是否存在钙化。 总之,本病发生于舌骨平面以上,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及腮腺内的囊肿性病变要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以上基本上是把鳃裂囊肿从《头颈部影像诊断必读》这本书抄写在此,其一,为了大家结合病例复习上更为方便;其二,自己抄写一遍也为了巩固复习这一疾病。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3&view_id=54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