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医影在线 门户 影像图库 核医学 核医学病例 查看内容

结节病pet/ct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

2009-12-18 04:08| 发布者: | 查看: 5056| 评论: 0

[center]结节病pet/ct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center]
[center]柳伟坤,尹吉林,李向东,等.[/center]
[center]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pft/ct中心[/center]

患者男,38岁,因“体检发现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十日余”入院。自患病以来无发热、畏寒,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指标。
pet/ct示双侧锁骨上、纵隔(2、4、5、6、7、8组)、双侧肺门、腹腔及腹膜后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影,部分融合成团,最大约4.60 cm×2.90cm,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suv最大值22.30,半均15.2。(图1、2)。肝左叶外段见片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影,大小
约5.60 cm×3.90 cm,suv最大值5.60,平均4.80。ct于上述部位见片
状稍低密度影,c t值51.10hu。pet/ct初步诊断:①双侧锁骨上、纵隔、双侧肺门、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异常增高,考虑淋巴瘤;②肝左叶高代谢灶,考虑淋巴瘤浸润。
(左锁骨上)淋巴结活检:淋巴结肉芽肿性炎,部分结节内可见少量非干酪样坏死,倾向于结节病(图3)。“强的松”激素治疗4个月后,复查pet/ct见双肺及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
【讨论】
结节病为原因不明的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常侵犯淋巴结及肺部,其次为眼、皮肤、腮腺、骨骼等。组织特点为:以类上皮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非干酪样上皮细胞肉芽肿改变,抗酸染色阴性。 本例误诊原因分析:①双侧锁骨上区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肝脏侵犯,临床较少见;②本例多发淋巴结侵犯且病变代谢显著异常增高,较符合淋巴瘤pet/ct表现;③结节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④结节病相对少见,对其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结节病更是缺乏认识。
结节病的pet/ct显像须与恶性淋巴瘤及结核相鉴别。三者pet显像均可表现对18f-fdg高摄取,结节病及淋巴瘤多表现为多发淋巴结侵犯。ct图像上,结节病病灶边界清楚,其内密度均匀,绝大多数出现双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是其突出的特征,临床症状多数较轻或无症状;淋巴瘤ct表现部分与结节病难以鉴别,但淋巴瘤绝大部分可出现融合,一般坏死少见,临床常伴全身体浅表淋巴结肿大。此外,上述病变需与淋巴结结核相鉴别,结核病灶边界部分模糊,有浸润性生长趋势,周围脂
肪间隙模糊,部分病灶内可见坏死或钙化,ct增强上常表现为环形强化,患者可出现午后低热、盗汗、全身乏力等症状;当出现其他脏器侵犯时,最常见的为淋巴瘤,但侵犯部位有所不同,结节病及结核均以肺内为主,肺外少见,而淋巴瘤无明显侧重,可出现多部位、多脏器侵犯。


【图片说明】
图1、全身pet/ct融合图像,双侧锁骨上区、双肺门、纵隔及腹膜后多发结节状高代谢影。
图2、pet/ct图像 a.ct图 双肺门及纵隔增大淋巴结影(箭),密度均匀.边界清楚;b.融合图 双肺门及纵隔多发结节状高代谢影(箭)
图3、淋巴结肉芽肿性炎,部分结节内可见少量非干酪样坏死(he,×200)

原文出处: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0):185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