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center] [center]仲建全,陈光祥,唐光才[/center] [center]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center] 患者男,57岁。因“进食后梗噎感2个月余”入院。纤维胃镜检查示食管肿瘤。食管钡餐检查:食管中段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影,局部向右突出于管腔外,管壁僵硬。管腔变窄,黏膜破坏,余段食管未见确切异常(图1)。ct示:食管中段管壁不规则增厚呈肿块状.管腔狭窄.大小约3.0cm×4.5cm×5.0cm,周围脂肪间隙尚清,纵隔、肺门淋巴结未见肿大,增强示稍强化,双肺未见异常。食管曲面成像显示食管中段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图2、3)。 术中见病变位于食管中段,长约5.0cm,与周围界限尚清。距远心端切缘3.5cm处有一溃疡型肿块,约4.0cm×2.5cm×2.0cm,边缘隆起,占2/3周,累及全层,切面灰白,质中。免疫组化标记:ck灶性阳性、ema灶性阳性、s_100阳性、突触素(syn)阳性。病理诊断:(食管中下段)神经内分泌癌侵及食管全层(图4)。 【讨论】 食管癌以鳞状上皮癌最多.少数为腺癌,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比较罕见。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亦称食管燕麦细胞癌或小细胞未分化癌。属于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摄取胺前体及脱羧功能(anll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并合成和分泌胺及多肽激素。因此曾将其统称为apud细胞,由此类细胞发生的肿瘤也称apudoma。此类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兼有神经细胞和传统的内分泌细胞的表现.因此统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其组织发生可能为食管黏膜基底层的嗜银细胞或多潜能原始干细胞,由此类细胞发生的以往多被归类于食管未分化鳞癌中。 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中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时间延长及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及烧灼感,部份病例可出现异位激素分泌而有相应神经内分泌症状。食管钡餐、ct及ct曲面重建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与常见食管癌无明显的区剐。该病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特别是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电镜观察到神经内分泌颗粒对诊断食管小细胞内分泌癌有确定意义。 ![]() ![]() ![]() 【图片说明】 图1 食管中段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影。局部向右突出于管腔外。管壁僵硬,管腔变窄,黏膜破坏 图2 食管中段管壁不规则增厚呈肿块状,稍强化,管腔狭窄 图3 食管中段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 图4 病理表现:镜下见肿瘤细胞由小圆性细胞构成,呈短巢团状分布,可见菊性团形成(he染色,×200) 原文出处: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3):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