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十二指肠管状腺瘤一例

2010-4-16 07:13| 发布者: guojx| 查看: 2235| 评论: 0

[center]十二指肠管状腺瘤一例[/center]
[center]于代友,李泽亮,何寿华,李胜水[/center]
[center]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center]

患者,女,61岁。间断性腹痛、腹胀10年,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偶尔出现黑便。入院前1个月腹痛加重,恶心、呕吐频繁。
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色素沉着。腹软、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右上腹及脐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全腹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十二消化道钡剂造影:胃呈低张力型。十二指肠近段无明显扩张,十二指肠球形态正常。降段中部见向十二指肠环内突出的单发憩室,憩室内容物可随肠蠕动排出。十二指肠降段与横段交界处肠腔内充盈缺损,呈长圆形,长轴与肠管纵轴一致。肿块较软,压之变形,表面呈细网格样钡线,肿块具有一定活动度。近端钡剂通过轻度受阻(图1)。
ct平扫示:十二指肠扩张,肠管内占位(图2)。ct增强扫描示:肿块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肠壁(图3)。
十二指肠镜检查:于_十二指肠降段发现“菜花”状肿块,宽基底、质软、触之易出血,表面未见溃疡(图4)。
手术所见:探查肝、脾、胰、胃未见异常。胆囊充盈,胆总管扩张。十二指肠降段扩张明显,直径约8.0 cm。球部降段移行部套入十二指肠降段,将套入部分还纳。于十二指肠外侧纵向切开。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内前壁,6.0 cm×4.o cm,基底较宽,肿块位于十二指肠下方,表面呈“菜花”状。术中探查胆总管下段结石,切开胆总管取石,取出1.o cm×0.6 cm椭圆形结石一枚,置“t”形管引流。
病理检查:肉眼见肿块大小约5.5 cm×3.5cm×2.5 cm,表面呈结节状,灰红、灰黄色。切面实性,灰黄色,质中,易碎。
镜下示:肿瘤性腺体形成小管(图5)。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管状腺瘤。

【讨论】
十二指肠腺瘤少见。肿瘤起自十二指肠上皮组织。发病年龄较大。其恶变危险性极高。临床症状以轻度肠道梗阻,消化道出血为主。当并发胆系结石,胆道梗阻时可出现黄疸。病理学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绒毛状管状腺瘤。标本肉眼及镜下表现可以很好地区分以上三种类型。诊断以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为首选手段。病变特点为单发、宽基底的肠腔内充盈缺损,呈菜花状或息肉样外形,质较软。本例x线表现为肿块有轻度移动性、压之变形及表面呈网格状钡线等特点,消化道梗阻表现较轻。内镜表现为肠腔内菜花状肿物,质较软,触之易出血。ct检查起辅助作用。本例患者病变接近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并发胆总管结石。结合病理所见诊断明确。




【图片说明】
图1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横段交界处肠腔内充盈缺损,长圆形,表面网状钡线
图2 ct平扫示扩张的十二指肠内肿块
图3 ct增强扫描示肠壁强化高于肿块
图4 十二指肠镜检查示十二指肠降段肿块,呈“菜花”状。
图5 镜下示肿瘤性腺体小管形成(hex10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2):28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