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mri诊断颅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2010-4-21 09:28| 发布者: | 查看: 2017| 评论: 0

[center]mri诊断颅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center]
[center]袁涛,全冠民,张友[/center]
[center]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center]

患者男,23岁,以“头部肿物3个月、头痛12天”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偶然发现头皮肿物.有轻微触痛,未处理。12天前感头痛.于当地医院以“头皮囊肿”活检(结果不详)。其后症状无缓解。病程中无发热、呕吐及神经功能障碍,未引出病理征。
mri:平扫示右侧颞枕部跨颅板生长的不规则等t1、长t2信号肿块,最大径6 cm,跨颅板处细缩,病变略似“哑铃”状,颅内部分大于颅外部分,颅内部分前后缘呈“鼠尾”状延伸。肿块境界清楚,其外侧部分信号不均,内见斑片状短t1及稍短t2信号:邻近的头皮及皮下脂肪受压向外隆起。右侧颞枕叶受压,皮髓质界面内移,局部脑实质信号正常。其余部位脑实质及颅骨无异常信号(图l、2)。增强扫描示明显较均匀强化,其边缘见明显“脑膜尾征”,以后缘为甚,肿块与天幕右侧缘分界不清。脑实质未见异常强化(图3、4)。
手术及病理:肿瘤来自枕骨右侧,局部骨质破坏,代之以大小约6 cm×5 cm×4 cm的灰白色鱼肉状肿物,边缘清楚,血运中等,邻近肌肉及硬膜轻度受侵,破坏的颅骨边缘轻微骨质增生。病理学检查: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排列较密集,略呈束状,胞核大小不一,核浆比增大,见分裂像,多形性明显(图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im、ckpa及cd68均为(++),actin、des及nf均为(-)。病理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讨论】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是一种较少见的骨或软组织恶性肿瘤,常发生于骨骼及躯干、四肢软组织,累及骨骼者以长骨骨端及干骺端多见,较少侵犯颅骨等不规则骨及扁骨。骨mfh可为原发,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畸形性骨炎、骨梗死、多发性软骨肉瘤,约占原发骨肿瘤的1.9%、恶性骨肿瘤的4.0%。mfh可累及全身骨骼,以股骨和胫骨干骺端及骨端最多见。临床上常见于中年以上患者,30~60岁多见。临床表现与所在
部位有关,主要包括肿块、疼痛及功能障碍,累及颅骨者主要表现为头皮肿块。本例还出现头痛,考虑与肿瘤颅内部分较大,产生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增高有关。
原发于骨的mfh以溶骨性破坏及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为主,局部骨皮质可见轻度膨胀,并见骨膜反应。mr表现为边界清楚分叶状肿物,信号欠均匀,与肌肉相比,肿瘤t1wi多为低至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混杂信号提示肿瘤内有坏死及出血。本例所见与文献报道相似,其外侧斑片状短t1及短t2信号可能与活检出血有关。mri检查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对肿瘤是否侵犯脑实质及脑膜判断准确,有利于制定手术计划。
mfh需与嗜酸性肉芽肿、单发骨髓瘤、单发转移瘤、骨巨细胞瘤、骨脓肿及结核等鉴别。


【图片说明】
图1、2 mri轴位平扫。右侧颞枕部跨颅板生长不规则等t1、长t2信号肿物,外侧部分内见斑片状短t1及稍短t2信号。邻近的头皮及皮下脂肪受压向外隆起。右侧颞枕叶受压。
图3、4 mr增强扫描。肿物明显及较均匀强化,其边缘见明显“脑膜尾征”
图5 梭形瘤细胞排列较密集.略呈束状,核浆比增大,见分裂像(he×10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1):15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