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月.头痛为持续疼痛.进食可,出现非喷射性呕吐.2周前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言语表达流畅.查体:表情目呆,无面瘫眼硷下垂.双瞳等大圆光敏,角膜反射存在.肢体浅深感觉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下降,左侧2级,右侧3级,肌张力下降.病理征未引出.2006-1-23日补充增强图片。![]() ![]() ![]() ![]() ![]() ![]() ![]() ![]() ![]() ![]() ![]() ![]() 听蝉观竹发言:从目前影像血资料看,定位方面可以说明右侧额叶后部及大部分颞叶脑组织水肿,额、颞叶交界区域存在占位病变,定性方面我认为尚须做增强扫描,才能更好地进行分析。期盼看到新的影像资料。 guzhongliangddd发言:定位:由额颞叶交界区。病灶呈稍高密度,内似囊状低密度坏死区,灶周水肿明显部分呈指壮,致右恻内囊及丘脑恻室明显受压。 定性:星形细胞瘤{3级}(以上为ct所见,对mri我不熟悉} 鉴别:脑梗死{可根据血管分布特征区别}脑膜瘤{好发于大脑凸面}脑炎。 jiangjing发言:右侧额颞叶及基底节区大片低密影,其间见等密度结节影,t1 为等低信号t2为等高信号周围见大片状水肿影,边缘类指状显示, 抑水位高信号,右侧脑室明显狭窄。考虑1胶质瘤。2转移瘤。建议增强检查并结合临床。鉴别1脑脓肿[感染病史,脓肿壁均匀] wawaquan发言:右侧颞叶大片指样低密度影,累及额叶及基底节区。t1 为等低信号t2为等高信号,内见少许等信号影,黑水序列呈该信号;占位效应显著。 女48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月.头痛为持续疼痛.进食可,出现非喷射性呕吐. 考虑:胶质瘤可能大。 鉴别诊断:转移瘤:多位于皮髓质交界,且可有原发瘤病史。 caihe 发言: 女48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月.头痛为持续疼痛.进食可,出现非喷射性呕吐.2周前出现下肢无力,走路不稳.言语表达流畅.查体:表情目呆,无面瘫眼硷下垂.双瞳等大圆光敏,角膜反射存在.肢体浅深感觉正常,腱反射正常.双下肢肌力下降,左侧2级,右侧3级,肌张力下降.病理征未引出.无増强. ![]() 结合临床资料,影像特点(请看图解),考虑高级别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能性大,亦不排除转移瘤。 鉴别诊断:幕上星形胶质细胞瘤应与脑梗塞、动静脉血管畸形,脑膜瘤、脑脓肿及胶质细胞增生鉴别。(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出诊断) sdqzwyx发言:ct:右侧额、颞叶可见等低混和密度灶,边界不清,周围示不规则大片低密度水肿,呈放射状、杵状分布,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右侧脑室受压变形。 mri:可见大片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区,病变下缘达颅低,其内隐约示类圆形不均匀信号病灶。 诊断:右侧额、颞交界区病变,胶质瘤可能性大。 鉴别诊断:1 转移瘤:多位于皮髓交界区,可多发,有原发病灶,不能完全排除,建议强化鉴别。 2 脑脓肿:病灶一般呈环状,环壁厚薄较均匀、光滑,临床有感染症状。 3 脑膜瘤:病灶位于脑外,基底贴近脑膜,水肿一般较清。 4 脑梗塞:有血管分布特性,相应临床症状,另外强化可以鉴别。 国王发言:ct表现:右额颞顶团片样等低混杂密度灶,周围可见水肿区,同侧侧脑室受压变笮,有占位效应 mri表现:t1 为等低信号t2为等高信号,内见少许等信号 临床表现:女48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月,出现非喷射性呕吐.2周前出现下肢无力,双下肢肌力下降,左侧2级,右侧3级,肌张力下降.. 诊断:胶质瘤(3-4级) 鉴别诊断: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2脑脓肿,囊壁厚度,密度均匀3脑梗死,按血管供应区分布低密度灶 lkc8963 发言:楼上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右侧豆状核外缘平直,密度及位置变化较轻,似与肿瘤不太符合,虽无发热史(病程稍长也可)能除外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吗? 下面有一例已证实为病毒性脑炎的ct图片,不知对大家有没有帮助? ![]() 结果:手术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1-2级)。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33&view_id=9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