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麻风病骨改变

2010-4-25 07:13| 发布者: woaixct| 查看: 1785| 评论: 0

两例患者均为60多岁,下肢溃疡多年,



jiajie 发言
考虑下肢溃疡所致骨骼病变。
病理特点:下肢静脉血运障碍,局部表皮硬化、收缩、增厚,与深层组织固定而出现静脉淤血和皮下水肿。后由于营养障碍发生溃疡,软组织炎症,相应部位的骨质、骨膜增生,骨质疏松。
x线表现:包括骨骼改变和软组织改变。骨骼改变:初期骨膜反应,增生的骨膜新骨与下方的骨皮质融合成为极厚而硬化的骨质。此后,骨膜反应可累及骨干的四周并向上下放扩展。还可出现松质区骨质疏松导致骨弯曲畸形。软组织改变早期见到不同深度的溃疡,可深达骨表面,附近软组织增厚肿胀。后期,瘢痕组织形成,软组织明显变薄。
鉴别诊断:1、骨结核,多见于儿童,病变以骨质破坏为主,表现为囊状透亮区,可膨胀、有死骨、硬化缘等。
2、畸形性骨炎,常见于成人,一般侵犯多骨,骨小梁粗大不规则。
3、硬化型骨肉瘤,由放射状骨膜增生和瘤骨引起,可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

caihe发言:该病例是典型的小腿慢性溃疡所致骨胳病变。
病理:是由于下肢静脉曲张伴血栓性静脉炎,开始时下肢静脉血运障碍,使局部表皮硬化、收缩、增厚,并与深层组织固定,出现静脉淤积和皮下水肿。以后由于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软组织的炎症感染可影响到胫、腓骨导致骨质、骨膜增生,另外,局部炎症充血,可造成脱钙而致骨质疏松。
x线表现:患者甲;胫、腓骨骨皮质厚薄不均,以骨皮质增厚为著,骨髓腔密度增高,骨间骨膜增厚,部分融合,软组织明显变薄,骨质破坏不明显。患者乙;胫腓骨远端骨皮质增厚,髓腔密度增高,足部诸骨变形,以跖、趾骨为著。
鉴别诊断:与jiajie 管理员相同。

结果:这是转的2例麻风病人的下肢x线平片,其x线表现主要为:麻风杆菌致骨与关节的特殊性改变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改变的叠加;组织溃疡处,常有骨膜反应增厚,骨小梁紊乱,骨质破坏与增生,个别的出现融骨现象。

caihe点评
楼主没有提供麻风病史,所以导致诊断错误。同病异影、异影同病的例子太多了。就该病例而言,患者甲,从影像学上与小腿慢性溃疡所致骨胳病变是一样的。患者乙,足片子就不一样了,这符合麻风病骨干变细的x线表现,晚期麻风病例近半数可见有短骨的骨干不均匀性变细,骨髓腔亦随之狭窄,骨质密度增高,近端仍可保持原形。这种变化多发生于趾(指)骨、掌(跖)骨,以趾跖骨多见,多认为麻风的软组织变化对骨干所造成的压力性萎缩。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33&view_id=1100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