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颅内孤立性纤维肉瘤一例

2010-5-3 09:13| 发布者: | 查看: 1807| 评论: 0

[center]颅内孤立性纤维肉瘤一例[/center]
[center]陈大龙,周桂娅,朱树龙[/center]
[center]解放军第八十二医院影像中心[/center]

患者男,55岁。阵发性头痛、头昏数年。
体检:未见明显异常。
mri平扫:左枕部见大小约38 mm×37 mm×50 mm异常信号区,t1wi呈略低信号(图1),t2wi呈等高混杂
信号,内见短条状高信号,左枕叶部分脑沟、脑回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图2)。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其内见点条状及结节状强化,未见“硬脑膜尾征”;病灶边缘光整,轻度分叶(图3)。mr拟诊:左枕部占位,考虑脑膜瘤。
术中全切肿瘤,夹闭横窦。镜下示:纤维组织细胞较丰富,脑膜细胞可见,胞核染色较深,见核分裂像(图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34、bcl-2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蛋白、上皮原抗原(em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梭形细胞ck、ki-67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孤立性纤维肉瘤(低度恶性)。
【讨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是一种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软组织间叶源性肿瘤。目前有学者认为sft并非间皮起源,而是起源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该瘤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偶有发生于胸、腹部的报道,而发生于颅内脑外者则极少见。关于肿瘤的定性,病理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认为肿块直径>10 cm,缺乏良性肿瘤旋涡状或纤维样外观,肉质感明显,细胞丰富、密集,有异形性、核分裂增多(通常>4/10hpf)并有坏死时应考虑为恶性,其中核分裂和坏死更有意义。本例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低度恶性。影像学上sft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整。sft在形态学上难与脑膜瘤鉴别,病灶强化不均匀及有无“硬脑膜尾征”可能对鉴别二者有一定帮助。最后确诊须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图片说明】
图1 t1wi横断位平扫左枕叶示团块状略低信号,枕叶部分脑沟、脑回受压
图2 t2wi横断位平扫病灶呈等高混杂信号
图3 增强扫描横断位,病灶明显强化,边缘清晰、光整,其内见点条状强化影
图4 镜下示纤维组织细胞较丰富,脑膜细胞可见,胞核染色较深,见核分裂像(he×10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4):455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