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跟骨神经鞘瘤一例

2010-5-20 07:52| 发布者: guojx| 查看: 1216| 评论: 0

[center]跟骨神经鞘瘤一例[/center]
[center]李胜,邹文远,侯明伟[/center]
[center]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放射[/center]

患者男,15岁。右跟部外伤后阵发性疼痛2天,伴夜间疼痛。
体检:右跟部周围软组织完整,无红、肿、热及畸形表现,跟部叩痛明显。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影像学表现:右跟骨中心区囊状骨质破坏,边界不规则,无骨膜反应,可见薄层硬化缘,部分层面可见骨性间隔,破坏区内侧缘可见明显局限性骨质硬化,瘤体最大截面约1.5 cm×1.7cm,其内密度均匀,无骨化及钙化灶,ct值12~29 hu不等,平均20.6 hu(图1-3)。影像学诊断:右跟骨良性骨肿瘤,以骨囊肿可能性大。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右跟骨神经鞘瘤伴囊变。
术后病理诊断:右跟骨神经鞘瘤伴骨质和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图4)。

【讨论】
骨神经鞘瘤是起源于骨内无鞘神经的良性肿瘤,罕见,发病率不足骨肿瘤的0.2%。性别发病差异不大,全身骨骼均可发生。文献报道以颌骨、骶骨及脊柱发病较多,管状骨及其他不规则骨发病率极低。
综合文献报道,骨神经鞘瘤在影像学上可有如下表现:
(1)以单发的囊状骨质破坏居多,可为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状。边界清楚,边缘以薄层硬化缘最为常见,部分病例边缘可见局限性重度骨质硬化。
(2)瘤体多具有完整的骨性包壳,穿破皮质者少见。穿破皮质者可累及周围软组织。骨质破坏区以轻度膨胀较为常见。
(3)瘤体密度均匀,其内常伴有程度不一的囊变,无骨化及钙化现象。文献报道肿瘤的ct值约25-45 hu,但本例瘤体内ct值明显低于文献报道,可能与瘤体内囊变与增生的程度不同有关。
骨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与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囊肿、巨细胞瘤及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有诸多类似之处,鉴别困难。故早期穿刺活检,有助于减少误诊。

【图片说明】
图1 x线片示跟骨囊状骨质破坏(箭头)
图2 ct示破坏区边缘薄层硬化,其内侧缘可见局限性骨质硬化(箭头)
图3 瘤体内可见多条骨性间隔
图4 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同时伴有骨质及纤维组织增生(he×4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5):74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