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肾上腺罕见神经鞘瘤一例[/center] [center]车友谊,易海玲[/center] [center]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南方医科大学)广济医院放射影像科[/center] 患者男,43岁。因上腹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腹膜后肿物。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右肾叩击痛(±)。 b超示右腹膜后肿块(图1)。ct平扫(图2)示右肾上腺区一稍低密度椭圆形肿块,大小约66 mm×46mm,ct值约25~34hu,边缘轮廓清晰。增强扫描(图3、4)示肿块轻度强化,以中心为明显ct值58~63 hu,周边ct值46~5l hu。下腔静脉、右肾上极受压。右侧肾上腺未见显示。 手术:经右腰部11、12肋间切口,打开肾脂肪囊及肾阔筋膜,在肾的上方找到肿瘤,位于右肾上腺,表面见怒张粗大的血管及部分残存的金黄色肾上腺组织,肿瘤呈暗红色,类圆形,表面光滑无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包膜完整,易分离。 病理:肉眼见肿物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间黄色,质软。镜下(图5)见肿物内全部为呈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核较纤细,难见核分裂,细胞疏密不等,大部分区域瘤细胞较稀疏,少数细胞较密,可见少许畸形核细胞,肿物近边缘处或包膜下可见一些淋巴滤泡,形态符合神经鞘瘤。 【讨论】 近年来,随着us、ct、mri等影像检查的广泛应用及健康体检的人群不断增加,肾上腺肿块的检出率大大增加。原发肾上腺间叶组织肿瘤罕见,如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平滑肌瘤。本例就是因上腹部偶尔不适行b超检查时发现,而进一步做ct检查。ct动态增强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临床症状不典型,最初ct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腺瘤、不除外神经源性肿瘤,最后手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神经鞘瘤。 【图片说明】 图1 b超示右肾上腺低回声肿块 图2 ct平扫示右肾上腺区稍低密度椭圆形肿块 图3 ct肝动脉期示肿块强化不明显 图4 ct门脉期示肿块强化,以中心较为明显 图5 病理片示肿物由呈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he×100) ![]() ![]() ![]()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5):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