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一例[/center] [center]吕绍茂,梁昆如,段少银,韩 丹[/center] [center]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center] 患者男,20岁。体检发现腹膜后肿物10天入院。 体检:bp:130/96 mmhg。5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同年曾行面颊部手术(具体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ct示:腹膜后胰头后方类网形囊性密度肿块,直径约3.5 cm,边界尚清,肠系膜血管及胰头推压移位,平扫ct值约40 hu;增强扫描肿块强化不明显,平均ct值约45 hu,其内隐约可见条带样影,可清楚显示受压移位的血管(图1、2)。 手术及病理:肿物位于十二指肠降段、胰头后方、肠系膜上动脉有侧,大小约4 cm×3 cm,呈椭圆形,质韧,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与周围粘连密切,尤其与胰头、肠系膜上动脉界限不清,周围未及肿大淋巴结。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肉眼观,肿块呈灰黄色,大小约7 cm×5 cm×2 cm,质地细腻,似“鱼肉”样。病理诊断:(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图3)。 【讨论】 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腹膜后和后纵隔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节细胞神经瘤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局部不适或疼痛,偶尔可由于肿瘤分泌儿茶酚胺、血管活性肠肽或雄激素而引起高血压、腹泻或女性男性化。 节细胞神经瘤影像学表现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由于瘤细胞和间质富含黏液成分,因此t2wi上信号很高;而肿瘤内胶原纤维的存在,也可呈等或略高信号;当两种成分混合交织时,则呈混杂信号。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且低于肌肉,增强扫描部分肿瘤强化不明显,部分肿瘤则表现为少量云雾状或条线形强化。可伴钙化,钙化形态可能与肿瘤良恶性有关。影像学示其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式生长,为特征性表现之一。腹膜后和颈部肿瘤均有此表现。肿物较大时,邻近大血管可被包绕而穿行于其中,也可受压移位,但其管腔未见明确变窄或闭塞,也是其重要的影像学征象。 节细胞神经瘤主要需与其他起源于交感系统的肿瘤鉴别,还需与良性的外周神经肿瘤如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鉴别。 ![]() 【图片说明】 图1 ct平扫示腹膜后胰头后方类圆形囊性密度肿块,边界尚清,肠系膜血管及胰头推压移位 图2 ct增强扫描肿块强化不明显,其内隐约可见条带样影 图3 镜下见成熟的节细胞和梭形的schwan细胞及神经膜细胞,节细胞成簇。梭形细胞较多,成束,无出血坏死(he×10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5):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