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一例[/center] [center]尹建军,王弘[/center] [center]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mr室[/center] 患者男,57岁。反复咳嗽、咳痰伴间断咯血1个月。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头痛,无胸痛,无潮热、盗汗,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曾行胸片检查示双肺纹理增多。 ct示:上纵隔右旁见3 cm×4 cm软组织肿块影,并累及气管,向气管内突入,气管变窄,周围界限模糊,增强后呈不均匀周边强化。双肺野无特殊(图1~3)。拟诊:上纵隔右旁恶性肿瘤。 ct引导下穿刺病检示:(右下颈部、上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考虑副节瘤样型甲状腺髓样癌可能性大(图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ma(+),vim(+),cd5(-),降钙素(+),cga(++),syn(++),nse(++),ck(++),cd34血管(+)。 【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上皮性和神经性两部分,前者来源于内胚层衍生物上皮细胞间弥散分布的以分泌胺类和肽类激素为主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胃肠道类癌、胰腺胃泌素瘤等属此类;后者来源于神经嵴衍生物的以分泌胺类激素为主的各种神经内分泌细胞,如身体各部位的副神经节瘤属此类。多种激素的检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降钙素是c细胞及其发生肿瘤的主要内分泌激素,因此也是甲状腺髓样癌常用和首选的肿瘤标记物。前纵隔神经内分泌肿瘤较少见,患者有胸部症状和因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类癌综合征少见。 主要鉴别诊断包括: (1)胸内甲状腺肿:多表现为与颈部甲状腺相连的高密度肿块,增强明显强化,少许伴不规则斑点状钙化; (2)胸腺瘤:表现为圆形、椭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或分叶,轻度强化; (3)支气管囊肿: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肿块,壁薄,其内密度均匀且近似于水,不强化; (4)淋巴瘤:位于纵隔内较多见,并可融合成团并包绕血管。 本例位于上纵隔有旁,侵及气管,ct表现无明显特征性,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 【图片说明】 图l~3 ct示上纵隔右旁3 cm×4 cm软组织肿块影,并累及气管,向气管内突入,气管变窄,周围界限模糊,增强后,不均匀周边强化 图4 镜下示均匀一致的小圆形细胞呈小梁状、条索状、小巢状排列,可见有中心腔隙的“玫瑰花”样结构及灶性坏死,核分裂像可见(he×100)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