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子宫及附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2010-7-7 06:37| 发布者: guojx| 查看: 1372| 评论: 0

[center]子宫及附件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center]
[center]郑敏英,胡秋根,崔冰,蒋宇[/center]
[center]广东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ct室[/center]

  患者  女 ,75岁。以左下肢肿胀、疼痛 10 余天入院。
体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肢浮肿(++) ,皮温偏高 ,活动受限。
妇科检查:宫颈稍大、充血 ,可见少许淡黄色液体 ,无出血 ,无举痛。盆底可触及实性包块 ,约 12.5 cm×12.0 cm大小 ,质硬 ,压痛不明显。三合诊:直肠紧密固定 ,子宫触不清 ,无明显边界。
肿瘤标志物检测(ca2125) 240.05 u/ml (正常值 < 35 u/ml) 。外周血检测:wbc 4.15× 10^9/l。
ct检查:子宫明显增大 ,呈软组织肿块 ,失去正常形态 ,其密度均匀 ,ct值约47hu ,边缘清晰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中央似见稍低密度线;增强扫描中度均匀强化 ,ct值约 69 hu。双侧附件明显增大。左侧髂动脉旁见一欠规则形软组织团块影 ,大小约7.0 cm×10.5 cm×24.0 cm ,边缘光整 ,长轴沿髂动、静脉分布 ,髂动、静脉受压推移 ,增强扫描肿块均匀强化 ,与子宫一致 , 周围髂动、静脉显示尚清 ,周围骨质未见破坏(图1、 2) 。ct诊断考虑为子宫恶性肿瘤并左侧髂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手术所见:子宫及双侧附件正常结构消失。体积明显增大 ,左侧髂动脉旁见软组织团块影。大网膜广泛种植性粟粒性结节 ,质脆、硬 ,呈块状。切除部分大网膜 ,送冰冻切片 ,结果提示:淋巴样组织异型增生 ,考虑肿瘤。行子宫及附件肿块全切除 +大网膜部分切除术。
病理结果:子宫及附件肿块、大网膜非霍奇金b细胞型恶性淋巴瘤(图3) 。免疫组织化学:lca(+) ,cd3 (-) ,cd20(+) ,cd30(-) ,cd68(+) ,bcl-2(+) ,nse(-) ,ema(-) 。

【讨论】
  原发于子宫的恶性淋巴瘤极为罕见 ,几乎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 ,其病因不清而临床上无特异性 ,按部位可分为子宫颈部、体部及弥漫性恶性淋巴瘤 ,本例属弥漫性。关于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 ,一般认为: (1)病变限于子宫 ,无白血病证据; (2)如出现继发肿瘤 ,必须在原发子宫恶性肿瘤之后较长时间间隔。有人认为如果病变局限于子宫或虽有其他部位累及 ,但子宫病变显著者 ,也可视作原发性子宫恶性淋巴瘤。本例主要表现为子宫及附件明显肿大 ,病理见子宫肌层广泛受累 ,同时合并左侧髂动脉旁淋巴结肿大 ,大网膜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纵隔及腹主动脉旁均未见肿大淋巴结 ,肝脾均未见异常。无白血病证据。因此笔者认为本例符合原发子宫恶性淋巴瘤合并双侧附件、大网膜及左侧髂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但最终诊断需要病理确诊。



【图片说明】
图1  ct平扫显示子宫及附件均明显肿大,密度均匀,子宫左侧髂动脉旁见肿块影
图2  增强扫描显示子宫及附件均匀强化,子宫左侧髂动脉旁肿块与子宫强化程度基本一致  
图3  镜下示瘤组织由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瘤组织组成,以大核裂细胞为主,胞浆稍多,境界不清,胞核部分不规则长形稍有棱角,部分核膜皱折,具有切迹及核沟;大核裂细胞之间散在小核裂细胞,其细胞胞浆很少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4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