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肺癌骨转移、颅内转移

2010-7-26 07:02| 发布者: xulianj| 查看: 2435| 评论: 0

男性56岁,头痛近一月。

























lkc8963发言:个人觉得,此病例有难度.为什么楼主贴出骨窗?乍一看就象个脑囊虫病(慢性期),但是用得着骨窗吗,因此细看之下,还真找出一些个人觉得有问题的改变.如图


如图,右侧颧颌部皮下可见钙化结节,鼻腔内可能为吸氧管吧,右侧岩尖\\鞍背\\左侧颞颌关节软骨下骨质内均见小圆形硬化结节,正常吗?这不由得使我想起结节性硬化这个疾病.
众所周知,结节性硬化侧室旁钙化多见,囊虫病呢钙化结节虽以皮层下多见,但两者亦可发生于颅内各处,两者均可发生皮下结节(结节性硬化多发于鼻面区,囊虫病呢小腿较多见),皮下结节呢也均可导致钙化,这需要临床佐证如补体结合试验,但是这两者只有结节性硬化可以导致骨硬化改变,其病理基础亦同于组织错构.
还有就是其他感染性病变,如结核\\寄生虫感染等其他肉芽肿病变,均可致钙化但在骨骼方面均不符合此例表现.
附及:左侧上颌窦炎.
借此抛砖引玉!

卜一发言:多发脑囊虫病 !理由:1 病程较短,临床体征与结节性硬化不相符合(结节性硬化:癫痫发作、智能障碍和面痣为其三大特征)。2 钙化的分布及形态不符合。3 ct扫描无脑室扩大及皮质萎缩。(结节性硬化常伴脑室扩大及皮质萎缩)。


影像孺子牛发言:1、ct征象特征:脑实质内多发、散在、结节样钙化;面部皮下亦可见结节样钙化;右侧岩尖、鞍背、左侧颞颌关节软骨下骨质内小圆形硬化结节。
2、根据以上征象多考虑感染性病变:脑囊虫病可能性大。
3、分析:脑囊虫病慢性期,囊虫死亡后,囊液逐渐吸收,囊虫被机化,最后出现钙化,脑囊虫病引起的钙化,除符合颅内感染性疾病多发、散在、较圆、且大小均匀,数目视原囊虫病灶多少而异,少者单发或仅数个,多者可弥漫分布于全部脑实质,少数钙化也可较大,呈不规则团块状。囊虫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
4、鉴别: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先天性、家族性、遗传性疾病。临床特征是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病理特点为错钩瘤,可以累及全身各部位,脑部最易受累,病灶常位于脑脊液能路附近,尤其是室间孔附近的室管膜下,本病例不附合此特点,故首先考虑脑囊虫病。

xcc106发言:脑内多发钙化鉴别主要有:
(1)fahr病:临床表现为癫痫,精神障碍,智力低下等,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一般钙化范围较大,可伴丘脑、小脑齿状核或大脑灰白质交界区钙化。血钙、磷正常。
(2)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需详细询问有关甲状旁腺疾病病史及相应的血生化检查。血钙低,血磷正常,甲状旁腺低正常。以及假甲旁低,后者血钙、磷正常。
(3)结节性硬化,钙化灶常位于侧脑室壁旁,但少见于基底节,临床上痴呆症状明显,面部有皮脂腺瘤;(4)生理性钙化,多大于40岁,可无对称性。
以上前二种具有对称性改变,与本例不符合。后二例也具有特征性,可以鉴别。
本例患者有头痛症状,男,年龄56岁,较大。还需鉴别的有:转移与结核。前者找到原发灶,可确诊,可考虑的有甲状腺癌、肾癌等。后者常有胸部结核史,本例无脑池结核灶,以及脑池改变,可不考虑。至于脑囊虫病,有明确的病史,再者楼主也排除,就不考虑了。
综上所述,本人考虑转移可能大。

拾荒者点评:颅内多发斑点状钙化,颅底骨及面部皮下亦见结节状高密度影,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征象,如各位战友所言,转移只是可考虑诊断之一,不结合临床诊断困难;成骨性转移的肺癌考虑为粘液腺癌可能。

lkc8963点评:多谢楼主,这个病例困扰我好几天了,说实话,真的没见过这种颅内转移的,好象是单纯钙化,连软组织成分都没见,当然如果增强一下或者提供原发癌病史的话,大家可能会往上面想.中放2007年我的一位老师发过一篇文章,是结节性硬化骨改变的,也跟我们讲过课,这个病例很像,感觉一下子就想到那个病上了,实属武断,而且没有遵循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原则.我想下次我会吸取教训,多一个心眼了.
以下是我站资深战友李晓阳主任的一篇文章,在网上搜到了,特帖出和大家共勉.
颅内钙化性转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颅内特殊转移方式,ct平扫表现为结节状或规则或/和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欠清楚,结节状转移者相邻脑实质常无水肿带显示;斑片状转移者往往可见病灶周围较明显的水肿带,显示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后病变呈弱强化改变,ct值平均增加12hu,并见病变边缘变清楚,病变外形稍微增大。此类改变较具特征性改变。
由于钙化性转移的特点是病灶呈钙化改变,其容易被诊断为良性钙化或其他以高密度影为特征的良性疾病。因此,ct医师应加强和提高对钙化性病变的认知。当ct发现结节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时,在考虑到一些以高密度为ct表现的常见良性疾病的同时,不应忽视了钙化性转移瘤的可能性,应当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鉴别诊断
1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非活动期)呈结节状钙化,边缘光滑、锐利,病灶周围未见水肿,无占位效应,但与颅内钙化性转移相比,脑囊虫病(非活动期)ct增强扫描结节无强化,再结合临床病史及化验室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2脑膜瘤:
当钙化性脑转移呈斑片状高密度影时,应与脑膜瘤鉴别。脑膜瘤平扫边界较前者清楚,密度较为均匀,广基位于颅骨或硬脑膜,增强扫描呈均匀明显强化,相应区域颅骨内板骨质增生或破坏为其特征性表现,ct增强扫描见相应区域硬脑膜增厚亦属特异性改变之一。
3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瘤):
平扫结核瘤呈结节状或圆形等密度、略高密度或高密度,早期病变本身不易发现,高密度影多见于结核后期。增强扫描一般呈结节状强化或环状强化,环状强化者中心为低密度(中心干酪样坏死)。病灶已经钙化则不强化。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分泌不足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血钙降低,钙质在脑内沉积,最常见基底核,其次为丘脑和小脑池状核。常对称分布,与钙化性转移不同。化验室检查可提供帮助。
5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属血管畸形的一种,可位于脑实质或硬膜外,位于硬膜外者好发于中颅窝,体积较大,边界清楚,类圆形,可分叶。有大小不等的扩张的血管所组成。病变较大时可引起血管破坏。海绵状血管瘤增强扫描病变强化程度较钙化性转移明显。
6动-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平扫时有时可表现为结节状或斑片状高密度影,但其远端所供血的脑组织常有缺血、脑萎缩或梗塞改变,其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引流血管,较易鉴别。




sdqzwyx点评:通过此病例联想到其他钙化性转移瘤,钙化性转移瘤是一种少见的以钙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殊类型转移方式,包括肺内钙化性转移、肝脏的钙化性转移、颅内钙化性转移等,与成骨性转移有些类似。
成骨性骨转移的影像特点: 几乎都为多发性,表现骨小梁增粗、粗糙、紊乱,也可表现为斑点、小结节、块状或棉球状高密度灶,边缘较清晰,个别可表现为骨质均匀一致的硬化似象牙样。有时骨膜下有大量新骨形成,病骨体积可略增大。常见于前列腺癌、鼻咽癌、膀胱癌、乳癌、肝癌骨转移。
肺转移钙化可见于骨肉瘤、软骨肉瘤、滑膜肉瘤、骨巨细胞瘤、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的肺转移和经治疗的转移性绒癌。钙化机制包括:①骨形成(骨肉瘤或软骨肉瘤)。②营养不良性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骨巨细胞瘤、滑膜肉瘤或经过治疗的转移性肿瘤)。③粘液性钙化(胃肠道和乳腺黏液腺癌)。
肝转移瘤钙化的形态可分为颗粒状、细砂粒状,或为较粗的斑点状、斑片,钙化性肝转移的原发肿瘤以大肠癌最多见,其他可见于卵巢囊腺癌、胃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直肠癌等
颅内钙化性转移表现为脑实质内结节状或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增强扫描结节斑片状高密度影轻微强化,边缘变清楚,外形轻微增大,多见于肺腺癌。
我曾在网站发布过一例肺钙化性转移的病例,请参考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6&view_id=17116
总之,某一患者身体某一部为患有原发癌,而其它部位发现钙化性病变,不应忽视钙化性转移的可能。

结果:肺癌成骨性转移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4940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