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7岁。本院职工家属。咳嗽、咳痰并胸闷气促乏力半月, 经过抗炎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胸片:慢支炎并右下肺感染。 2009-10-21:ct: 1、右肺上叶后段及中叶继发性结核。 2、右侧肺门区见有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考虑淋巴结肿大,建议抗痨治疗后复查,肺门ca不能排出。 ![]() ![]() ![]() ![]() ![]() ![]() ![]() ![]() ![]() ![]() 抗结核治疗,症状无缓解, 复查2009-11-2:ct: 右肺继发性结核与前片对比无变化且新见心包及右胸腔少量积液,右肺ca待排。 ![]() ![]() ![]() ![]() ![]() ![]() ![]() ![]() ![]() ![]() ![]() ![]() 结果:2009-11-10日在昆明肿瘤医院确诊为中心性肺癌,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病人以两次ct均未确诊耽误了治疗为由到我科兴师问罪(本院职工),弄得大家灰头土脸。望同仁引以为戒。 湘江一滴点评:10.21日ct显示右中叶支气管壁增厚、远端狭窄及中叶肺不张应该引起重视。不能被动的先抗结核治疗而延误时间。若首先通过实验室检查除外结核,并建议做气管经检查会主动些。 没精打采 点评:我们阅片时心理上不愿意给对方施加沉重的负担,特别是认识的人,说重了怕吓到对方,说浅了怕贻误诊断,很多东西能诊断出却解释不出来,导致不愿意去解释。另外第一次片肺门以片影为主,而且支气管无明显的阻塞,平扫无法明确定性,我接触的很多影像大夫希望能找到最客观的征象去做诊断,例如本例要是有支气管堵塞一定能得到正确的诊断。自己曾经就犯过这样的错误。严重外伤病人肺门片影,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无淋巴肿,我以为是肺挫伤,结果肺癌。另一次是鼻咽癌,病人做头的时候定位片发现咽后壁肿物,扫描后建议去做病理,因为较年轻,又是本院职工心理尽管有那方面的考虑嘴上也不敢明说出来,最后病人只简单的去耳鼻喉体检一下确定无异常耽误了一年多。 江广1996 点评:首先谢谢楼主发这个病例,确实是个教训,对我们有帮助。 第一次的片子可明确地看到支气管狭窄,但未完全阻塞和截断,这给人们一个误导就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征象,所以第一次报告建议支纤镜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们影像医生也有个退路。 据多年的经验,一般来说中老年人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绝大多数是恶性的,若是肺结核者,我只见过青壮年人合并有肺门淋巴结肿大,为数也极少。 另。本例诊为中心型肺癌,不好理解,那肺外围的东西是什么,分叶有毛剌怎么回事。第二次仍然存在。 liaoqiang点评:谢谢楼主分享。但第一次已失去手术机会(心包已转移了)。 zxl51642 点评:支持楼主,分化程度很差!引以为戒!本人前段时间遇到一病人,全身转移包括颅骨,数次胸片正常,后来临床大夫才记起扫个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支气管管壁环形不均匀增厚并纵膈淋巴结显示,无阻塞性不张及肺炎,胸片肯定漏诊! cfililiu 点评:影像一下子就诊断定性的太难了,谁能练就火眼金睛,这才是高手,大家在诊断时一定记住该自己留条后路,即使很典型的,也应注意,影像终究是影像,彼此都有同感 wl25383268点评:这个不光是放射科医生的责任,主管的临床医生有直接的原因,对于影像诊断不符合肺炎或结核,或者经过实验性治疗后无好转的病人就要转换思维,尤其是高度可疑病人,更要有理解影像诊断结果的知识和能力。 原贴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6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