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一例 范文辉,杜柏林,梁奕,梁小萍,邓建林 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影像科 【原文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8):1189 患者 女,37岁。10余年前起常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伴返酸,进食后明显。无腹痛,呕吐,黄疸,黑便等。未诊治。1周前体检发现右上腹一肿块,无压痛。体检:剑下可及8cm×6cm大小肿块,囊性感,边界尚清,能推动。血、尿淀粉酶及血糖均正常。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 CT检查:平扫胰头颈部见一大小约8.0 cm×8.2 cm的囊实性肿块影,囊性部分CT值13~25 Hu,实质部分CT值33~46Hu,肿块边界清楚,远端胰管轻度扩张,周围结构及血管受推压移位(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轻度强化(图2),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未强化。肠系膜上动、静脉及门静脉被推压移位,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图3、4)。CT拟诊:胰头部囊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胰腺囊腺癌。 手术及病理:肿瘤位于胰头颈部,呈囊实性,内含暗红色血液,与周围边界尚清。未侵犯肠系膜血管,门静脉,结肠中血管等。胰腺区域淋巴结未及肿大,无腹腔积液。肝、脾、盆腔未见转移灶。镜下瘤组织呈巢片状及弥漫性排列,间质血管丰富,壁薄,管腔扩张、淤血并出血,部分区域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呈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状结构(图5、6)。病理诊断:(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 【讨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肿瘤。由Frantz于1959年首先报道,因此又被称为Frantz肿瘤。瘤体质地较软,一般体积较大,大多数有完整的包膜及假包膜,瘤体由实性部分和囊性部分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本病常见于青春期女性及青年妇女,老年女性和男性少见。由于生长缓慢,临床上无特异的症状及体征,常于体检时发现或无意中触及腹部肿块而就诊。实验室检查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志物多表现正常。 CT是诊断SPTP的主要方法,其CT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的囊、实性肿瘤。胰头、胰尾为好发部位,且多位于胰腺边缘,突出于实质之外,向腹腔及腹膜后生长。瘤体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无明显胆、胰管扩张。(2)平扫肿瘤的实质部分呈乳头状的软组织密度,而出血坏死和囊变区域密度稍高 于水,囊壁和肿瘤内偶见钙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和囊壁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呈中等或明显强化,但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而囊性部分始终不强化。(3)瘤体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邻近器官受压移位,但较少受侵。腹腔内及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影。 【图片说明】 图1 平扫见胰头颈部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周围结构及血管受推压移位 图2~4 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动脉期实质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未强化。肠系膜上动、静脉及门静脉被推压移位。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 图5、6 镜下瘤组织呈巢片状及弥漫性排列,部分区域见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呈复层排列,形成假乳头状结构(HE×40,HE×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