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医患纠纷频发的医疗环境中,放射科相对临床医生,接触病人相对较少,是不是这方面要好很多呢?如果遇到了,我们如何应对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呢?对此,医学界采访了上海长征医院放射科主任刘士远教授。 刘士远教授表示:形势变化,大环境如此,没有哪个医生是没有关系, 病人的期望过高,比如100个病人诊断正确是应该的,但101个出问题就会来找你。而现行体制造成医生太忙太累,很难提升服务质量。他举例说:“周一我改了260份CT,很累,如果这时候有病人来找你,你很难说不出点差错。但PET-CT就诊人就很少,服务就比较到位,所以即使贵,但满意度还挺高。”现实如此,大环境暂时难以改变,我们如何去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刘士远主任曾获得“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其主管的长征医院放射科连续三年获标兵科室,5年获医疗达标优胜科室,四年先进党支部,并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等,他从科室管理和个人的从医经历的角度分享了放射科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经验。 合理设计流程,适当讲点奉献精神 刘士远认为首先从医疗流程上设计得更合理,使得效率尽量高一些,以时间换空间,提高临床医生和病人的满意率。工作要做得更加的专业,避免重复检查,诊断做得精准,及时。 一线医生服务态度要好,教育大家换位思考,搞一些扶一把活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当然医院要有相应的配套,学雷锋一天两天可以,长期不行,内部重新分配,作为科室管理者,说服自己科室成员,正确对待,提倡大家,辛苦的职业,责任的职业,牺牲的职业,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同时要多跟医院沟通,获得一些政策上的支援。尽量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得原则。 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心可以换心 刘士远把本职工作做得好一些,本事强了你就更加从容,压力就会小一些,如果业务水平不高,心里就容易焦虑。 要相信:“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刘士远肯定在自己行医过程中,让他感动的人也很多。曾经一个病人因造影剂过敏休克,他给病人耐心地讲故事,讲造影剂的作用,照顾得非常周到,最后病人不仅没闹,反而千恩万谢。因为跟病人沟通,按照程序作了,付出了耐心和真心,认可了你的劳动,从而化解了一番纠纷。 心态平和,与其反抗无效,不如被动地去享受 作医生很累,很苦,要不断的学习,要经常的加班,然而收入却不高,还得不到尊重,又遇到病人不理解,常常“无理取闹”,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刘士远表示一定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抵触。关在黑屋子里,越是反抗越是抓狂,如果你闭目养神,身体就会舒适。有句话说:与其反抗无效,不如被动地去享受。想想,作为一个诊断医生,你发现了一个疾病,延长了生命,帮助了一个人,多有成就感,你就越做越有劲。尽量往好的方面去看。 坚定信念,生命的尊贵必然提升医生的价值 “对于医生,收入固然重要,尤其是年轻医生,需要养家糊口,但更重要的被尊重。但是毛主席时代,没钱但是受尊重,关键现在即使苦,地位低,不被信任。”刘士远说,“一句谢谢,可能真的会比红包更重要!” 医疗环境的改善是必须的!是肯定的!古董值钱,所以收藏家身价涨了,我们从事的对象是人的生命,生命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医生必然越来越被重视,医生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乱象是暂时,社会发展的动荡期,终归会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