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肺腺癌

2014-12-28 11:19|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1095| 评论: 22|原作者: 向医生|来自: CT48131

患者女,61岁,咳嗽、右胸痛1天。

本例在重庆某三甲医院行右下肺病变穿刺活检查,病理报告为腺癌


向医生 点评

小结:重视对枯树枝征的认识

    本例出现两下肺大片实变影,首先考虑感染是应该的,但右下肺病变前内侧出现狭窄、僵硬、扭曲的支气管影,表现出枯树征,应该想到有肺癌的可能,进行穿刺活检是必要的。但由于当时该征象未引起阅片医生的重视,也未给临床医生提供有肿瘤可能存在的信息,所以该患者一直没有得到完全正确的诊断。此后近三年内,该患者在多家医院(包括有几家三甲医院)就诊,均按肺炎、肺结核等来治疗,右下肺病变一直存在,直到在重庆三军医大某附属医院穿刺活检,才得以确诊为右下肺腺癌。 

    枯树枝征(见下图)是指在肺大片实变阴影中,有较大的充气支气管影像,而较小的支气管不显影,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硬、扭曲。该征和肺炎中的空气支气管征不同的是小支气管不显影,充气的大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硬、扭曲,走形不自然。而肺炎中出现的空气支气管征表现为大片实变阴影中充气的支气管显影,走行自然,无僵直。枯树枝征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现归类在腺癌中)的特征性表现,无论从发病机制和影像表现都和肺炎的充气支气管征有本质的区别。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上一篇:肺腺癌下一篇:禽流感H7N9肺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向医生 2014-4-8 13:25
2年9个月患者再次做CT
引用 向医生 2014-4-8 13:27
2年9个月的患者再次做CT(纵隔窗)
引用 geminitf 2014-4-8 14:14
右肺下叶背段肺脓肿。两年后复查:病灶变大、密度变实,难道癌变了。
引用 总十医 2014-4-8 14:36
考虑球形肺不张
引用 花开富贵 2014-4-8 15:11
肺隔离症。
引用 岚儿 2014-4-8 16:03
右下肺阻塞性炎症不张,考虑支气管内异物阻塞所致。
引用 shuiyuan 2014-4-8 16:14
两年9个月,病灶无明显增多,似乎还局限缩小,不考虑恶性病变,考虑真菌感染
引用 shibing 2014-4-8 17:03
考虑真菌感染
引用 卜一 2014-4-8 18:21
右下肺阻塞性炎症伴不张。病灶内伴钙化—多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
引用 wugenxing 2014-4-8 19:07
支持右下肺结核。
引用 chinanyd 2014-4-8 19:29
支气管内膜结核考虑,期待公布结果。
引用 jw_830 2014-4-8 21:59
右下肺阻塞性炎症伴不张。病灶内伴钙化—多考虑: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持
引用 zzzsssjjj 2014-4-9 09:02
右肺肺隔离症?
引用 施明 2014-4-9 10:47
隔离症感染
引用 向医生 2014-4-12 15:28
本例在重庆某三甲医院行右下肺病变穿刺活检查,病理报告为:腺癌。
小结:重视对枯树枝征的认识
    本例出现两下肺大片实变影,首先考虑感染是应该的,但右下肺病变前内侧出现狭窄、僵硬、扭曲的支气管影,表现出枯树征,应该想到有肺癌的可能,进行穿刺活检是必要的。但由于当时该征象未引起阅片医生的重视,也未给临床医生提供有肿瘤可能存在的信息,所以该患者一直没有得到完全正确的诊断。此后近三年内,该患者在多家医院(包括有几家三甲医院)就诊,均按肺炎、肺结核等来治疗,右下肺病变一直存在,直到在重庆三军医大某附属医院穿刺活检,才得以确诊为右下肺腺癌。

    枯树枝征(见下图)是指在肺大片实变阴影中,有较大的充气支气管影像,而较小的支气管不显影,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硬、扭曲。该征和肺炎中的空气支气管征不同的是小支气管不显影,充气的大支气管管壁不规整,凹凸不平,广泛性狭窄、僵硬、扭曲,走形不自然。而肺炎中出现的空气支气管征表现为大片实变阴影中充气的支气管显影,走行自然,无僵直。枯树枝征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现归类在腺癌中)的特征性表现,无论从发病机制和影像表现都和肺炎的充气支气管征有本质的区别。
引用 jw_830 2014-4-12 19:03
学习了
引用 pujunzhi 2014-4-14 22:42
[病理诊断] CT48131:右下肺腺癌!
谢谢楼主反馈病理结果!
引用 sdzyy 2014-4-18 17:18
谢谢主任反馈病理结果并讲解! 学习了!
引用 孙寻序 2014-4-19 11:55
太有欺骗性了

这个怎么说呢
可能是个多因多病
可能是个单因多病
可能是个复合性疾病
从图上我们看出什么了
确实有炎性病变好了,或部分好了
对此类病的诊断
希望
立刻
出标准

查看全部评论(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