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性 34岁,一般状态良好,于2007年初(具体时间不详)行肺内结节切除术(术前考虑肺癌),病理确诊为:结核球! 于2007年11月28日及2007年12月29日分别行ct复查,结果肺内出现许多细小结节(右肺下叶纵隔旁改变为术后改变),请诸位老师讨论! ![]() ![]() ![]() ![]() ![]() ![]() 【结果及点评】 本例实际并非是“支气管播散”,而是双肺内多次“ob胶”的喷射 涂抹所致。为了让大家充分讨论,故隐瞒了治疗过程及检查前的ct片,以便让大家仔细分析——本例肺内“结节”与“支气管播散”所形成“结节”之间的差异。分析形成结节的原因: 1 该患者在行“纤维镜ob胶”介入术前每次都行了ct检查,第一次术前ct示肺内无异常。而第二次起,原第一次术后形成的结节无变化,只是行第二次介入术后肺内结节增多。 2 在行纤维镜操作过程中,由于咳嗽剧烈,故“ob”胶喷射,并在肺泡内滞留 粘连,形成诸多细小结节。3 11月28日(第一次)左肺下叶局限性细小结节,密度明显较高,并与12月日肺内情况仔细做比较,原位置小结节无丝毫变化,只是周围多了一些(因又做了三次“ob”介入术)。 4 若支气管播散而形成的病理性结节,则随着时间的变化,应有病理演变过程,而且,“支气管播散”很少那么局限在莫一区域。 5 本例只是一例特殊病例而已,本科室与大家一样第一次遇见,而且也误诊为支气管播散。但通过多次观察,还是能找出与病例结节之间的差异(如:密度 分布 病理演变过程)。望诸位战友做参考!因该患者继续做“ob”胶介入术,我们会继续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