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述右膝部外伤肿痛半年余;查体:右膝部肿胀,压痛.外院医生以关节损伤申请MR检查 患者上周在医学院做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1级)。 【liyf 点评】 当时MR报告为:骨巨细胞瘤(2-3级)。但骨巨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并不能准确说明其良恶性,ⅰ级也可出现侵袭性或转移,ⅲ级未必就有恶性征象。MRI能清晰显示病灶是否有骨皮质破坏、有无软组织肿块及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犯情况等。因此有学者提出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良恶性判定应临床、病理、影像三结合。 MRI已逐渐成为诊断骨巨细胞瘤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之一。骨巨细胞瘤MRIT1WI多呈等低信号,以低信号为主,有时出现片状高信号为出血所致。T2WI呈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随着stir序列的应用,T2WI病变与长管状骨髓腔内的脂肪信号易于区分,显示病灶更明显,确定范围更准确。本病灶内出现液平面,T1WI上层相对于下层低信号,T2WI上层相对于下层高信号。结合病理检查显示上方似浆液,下方为红细胞、细胞碎屑和胶原纤维等。有学者认为液平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特征表现,出现于骨巨细胞瘤中可能是两者并存所致,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并无特征性,除动脉瘤样骨囊肿外,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肉瘤等也可出现液平,因此液平的出现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意义不大。骨巨细胞瘤常伴出血,在亚急性期或慢性早期,可见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出血时间长后,可见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的颗粒状含铁血黄素沉着。肿瘤内部的囊变、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着是骨巨细胞瘤MRI信号不均的主要原因。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实体一般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能清晰勾勒出肿瘤范围及向周围组织侵犯情况,并对瘤周水肿和瘤内坏死、囊变作出良好的区别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