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胸椎)

2015-2-5 21:42| 发布者: 翁志蓬| 查看: 1063| 评论: 26|原作者: sxlcbc 转帖|来自: MRI2168

患者男,31岁。1年前无诱因出现腰部隐痛不适,劳累后加重。l周前因扭伤腰部后症状加重而来院就诊。既往体健,精神、睡眠、饮食可,大小便正常,无畏冷、发热,双下肢无麻木感。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实验室检查阴性。
该病变内部平均CT值30Hu。




手术所见:术中见正常骨组织由白色纤维组织代替,其中有少许出血而呈棕红色。清除病灶送病检。
病理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sxlcbc 点评】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并非少见的生长发育性病变,目前公认本病系由原始间叶组织未能分化为正常骨骼而向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化所致,病理上主要是正常骨被纤维组织或纤维骨样组织所取代。该病与骨化性纤维瘤关系密切,有学者认为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病理表现上有一定交叉重叠现象,成骨细胞镶边和骨小梁周边的板层转化被认为是骨化性纤维瘤较特异的病理学改变,因此二者是否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时期尚存很大争议。临床上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单发者以股骨、胫骨和肋骨常见,30%可累及颅面骨,而发生在椎体相当罕见,国内报道甚少,国外也仅见散在病例。按病灶的x线表现可分为囊肿型、弥漫型、丝瓜瓤型和纤维骨瘤型;ct对病骨内的囊变、破坏、钙化和骨化显示敦x线平片敏感准确;而mri对该痫的各种病理成分显示则较x线和ct更具优越性。骨纤维异常增碴症的组织成分复杂,可分为纤维和成纤维组织,幼维新生骨、成熟骨组织和钙化等。多数情况下病灶以纤维组织为特征,x线和ct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mr t1wi、t2 wi上呈等信号,病灶边缘清楚,周边硬化缘呈低信号;如果病灶是由成纤维细胞分化形成的幼稚新生骨,x线和ct上则表现为丝瓜瓤或磨玻璃样病变,mr t1wi、t2 wi上呈等、低信号,病灶边缘模糊;若病灶成分是成熟的骨组织或钙化。x线和ct可表现为高密度.mr上表现为低信号:如果病灶内合并有坏死液化和出血、软骨岛和残存的骨髓脂肪时,则在t2wi上有散在高信号。结合该病例在x线和ct上有明显囊状骨质破坏、周边光整硬化缘、mri上有较特异性的信号改变,应该考虑该病诊断。最终确诊需依赖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上需要与骨化性纤维瘤、单纯骨囊肿、骨软骨瘤.骨嗜酸性肉芽肿等相鉴别,x线平片和ct有时在鉴别上有一定难度,但结合mri综合分析则有可能明确诊断。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bmw011 2009-5-14 20:52
慢性骨脓肿。
引用 pujunzhi 2009-5-14 21:26
支持慢性骨脓肿。
引用 向武昌 2009-5-14 21:31
考虑:动脉瘤样骨曩肿,血管瘤。
引用 y2why 2009-5-14 22:05
考虑骨脓肿
引用 卜一 2009-5-14 22:17
支持慢性骨脓肿。
引用 liaizhi 2009-5-14 22:49
考虑动脉瘤样骨囊肿?许莫结节太大的?
引用 jiangjing 2009-5-14 23:13
考虑:血管瘤或动脉瘤样骨曩肿
引用 深泽交通 2009-5-14 23:47
考虑tb
引用 余辉 2009-5-15 00:01
ct片病灶边缘硬化,内壁少许骨嵴,灶内无钙化,无骨化,无殘存骨小梁.
t1等信号,较均匀与椎体松质等信号,但灶下部见团状高信号.
t2病灶信号呈不均匀高信号,原灶下部低信呈低信号改变,
压脂像灶内呈高信呈,团状低信呈仍呈低信号
出现这样的信号改变的最常见的是肉芽及纤维组织,灶下部团块状影可能是灶内出血,灶内无钙化,灶壁较厚.考虑1骨嗜酸性肉芽肿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3非骨化性纤维瘤4骨巨5未曾有钙化的软骨瘤6未曾有钙化的软骨母细胞瘤7未曾有钙化的脊索瘤
引用 余辉 2009-5-15 00:12
骨脓肿排除,慢性骨脓肿骨壁一般较光整无骨嵴,且灶内信号为长t1长t2信号
动脉瘤样骨囊肿甚至骨囊肿可以表现为这种信号,但是这两个病个人认为骨壁不会这么厚
引用 sxlcbc 2009-5-15 00:30
该病变内部平均ct30hu.
引用 联众之王 2009-5-15 04:35
追体内残余的脊索组织
引用 联众之王 2009-5-15 04:36
椎体内残余脊索组织
引用 随光逐影 2009-5-15 04:41
椎体内残存脊索组织可能。
引用 cwx053 2009-5-15 06:33
血管瘤或动脉瘤样骨曩肿
引用 sxlcbc 2009-5-15 20:03
楼上余晖老师的分析非常到位,本例就是一例脊柱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手术所见  术中见正常骨组织由白色纤维组织代替,其中有少许出血而呈棕红色。清除病灶送病检。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又称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并非少见的生长发育性病变,目前公认本病系由原始间叶组织未能分化为正常骨骼而向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化所致,病理上主要是正常骨被纤维组织或纤维骨样组织所取代。该病与骨化性纤维瘤关系密切,有学者认为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病理表现上有一定交叉重叠现象,成骨细胞镶边和骨小梁周边的板层转化被认为是骨化性纤维瘤较特异的病理学改变,因此二者是否为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理时期尚存很大争议。临床上有单发和多发之分,单发者以股骨、胫骨和肋骨常见,30%可累及颅面骨,而发生在椎体相当罕见,国内报道甚少,国外也仅见散在病例。按病灶的x线表现可分为囊肿型、弥漫型、丝瓜瓤型和纤维骨瘤型;ct对病骨内的囊变、破坏、钙化和骨化显示敦x线平片敏感准确;而mri对该痫的各种病理成分显示则较x线和ct更具优越性。骨纤维异常增碴症的组织成分复杂,可分为纤维和成纤维组织,幼维新生骨、成熟骨组织和钙化等。多数情况下病灶以纤维组织为特征,x线和ct表现为囊状骨质破坏。mr t1wi、t2 wi上呈等信号,病灶边缘清楚,周边硬化缘呈低信号;如果病灶是由成纤维细胞分化形成的幼稚新生骨,x线和ct上则表现为丝瓜瓤或磨玻璃样病变,mr t1wi、t2 wi上呈等、低信号,病灶边缘模糊;若病灶成分是成熟的骨组织或钙化。x线和ct可表现为高密度.mr上表现为低信号:如果病灶内合并有坏死液化和出血、软骨岛和残存的骨髓脂肪时,则在t2wi上有散在高信号。结合该病例在x线和ct上有明显囊状骨质破坏、周边光整硬化缘、mri上有较特异性的信号改变,应该考虑该病诊断。最终确诊需依赖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诊断上需要与骨化性纤维瘤、单纯骨囊肿、骨软骨瘤.骨嗜酸性肉芽肿等相鉴别,x线平片和ct有时在鉴别上有一定难度,但结合mri综合分析则有可能明确诊断。

[本贴已被 sxlcbc 于 2009-5-15 12:12:30 修改过]
引用 sxlcbc 2009-5-15 20:19
其实也只有像余晖老师这样的分析才是我上传本例的目的,随口说一个结果其实没有必要,这个结果已经有了手术病理。如果在术前那样也许有些用处,我们现在是在讨论如何分析本病的,不是要大家会诊的。所以,像这样回顾性病例,太希望大家能好好分析分析。这样才能在提高自身诊断分析水平的同时也让大家受益。

[本贴已被 sxlcbc 于 2009-5-15 12:20:04 修改过]
引用 余辉 2009-5-15 23:12
学习了
引用 yjxotjh 2009-5-16 16:47
考虑血管瘤或动脉瘤样骨曩肿可能

查看全部评论(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