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病例讨论会天坛医院专场之病例五 患者:女,46岁 主诉:头晕1个月 既往:胃溃疡、子宫肌瘤 鉴别诊断: A、脑膜瘤 B、血管外皮细胞瘤 C、嗅母细胞瘤 D、神经鞘瘤 E、转移瘤 ![]() ![]() ![]() ![]() ![]() ![]() ![]() ![]() ![]() 【正确答案】 神经鞘瘤 【分析思路与鉴别诊断】 此病变位于前颅窝底与筛窦区,属于脑外颅内外沟通占位,其周围骨质光滑、有硬化缘,故为良性病变。所以排除嗅母细胞瘤及转移瘤。 前颅窝神经鞘瘤: 罕见(I、II颅神经无神经鞘),其起源有多种学说,最突出特点:囊实性混杂成分多见,并有广泛的瘤周水肿,钙化少见,体积一般较大。 CT:混战等密度或低密度影,增强后实体部分可均匀增强。 骨窗+重建:可显示筛板是否被侵蚀。 MR: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最主要与嗅沟脑膜瘤鉴别: 生长部位、钙化上类似,也可以囊变。 脑膜瘤增强后:宽基底、脑膜尾征,筛板一般不被侵蚀或破坏。 此病变无宽基底及典型脑膜尾征,而且呈颅内外沟通占位,这几点为不支持脑膜瘤的方面。 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特征不明显,有时候与脑膜瘤鉴别困难,主要用于脑外占位表现不典型时的鉴别诊断。 【小结】 前颅窝神经鞘瘤罕见,且并非起源于第I对颅神经,当占位为边界清楚、颅内外沟通、颅骨边缘清晰,无典型宽基底及脑膜尾征时,应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