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脾血管内皮肉瘤

2004-12-27 09:13| 发布者: 三横一竖| 查看: 3161| 评论: 0

病人腹痛来就诊。









jiajie发言:考虑:脾原发恶性肿瘤血管肉瘤。

chongsuzhi发言:淋巴瘤倒不是很像,其表现少见境界如此清晰的多发低密度。还是考虑脾原发血管内皮细胞瘤并脾内转移可能性大。

ysbzx发言:脾腹测可见较大囊实性肿块,延时扫描强化明显,脾内还可见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考虑脾血管内皮肉瘤脾内转移。

gaozhengyi发言:本例除脾脏病变外,肝内亦见多发小低密度影,为转移表现。但原发灶是脾脏本身还是脾外还需结合临床进一步讨论。脾脏转移瘤常见于黑色素瘤和卵巢癌,而其他部位来源则很少见。
脾脏病变不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书上见得较少,下面把脾脏病变做一大致分类:
一 先天性病变 1 无脾综合征2 多脾综合征
二 外伤 1 脾脏包膜下血肿2 脾裂伤
三 感染性病变 1 包虫病2 脓肿3 脾炎4 结节病5 肉芽肿性病变
四 血管性病变 1 门脉高压2 脾梗塞3 脾静脉血栓
五 肿瘤 1 血管瘤2 淋巴管瘤3 畸胎瘤4 血管肉瘤5 白血病脾脏改变6 淋巴瘤7 转移瘤
六 囊性病变 1 包虫囊肿2 先天性囊肿3 外伤后假囊肿4 胰腺假囊肿5 囊性转移瘤

叶子发言:脾脏囊实性占位伴脾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前者部分边界欠清,病灶强化不明显.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脾脏比较常见的几种肿瘤:
1.血管瘤:ct表现可以是实性肿块或多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可强化,也可不强化,强化者由病灶边 缘强化,并逐渐向病灶中心蔓延,延迟扫描可变为等密度;
2.淋巴管瘤:为单发或多发的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较清楚的低密度区,常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间隔可有轻度强化;
3.血管内皮肉瘤:增强扫描时具有从边缘向中心扩散的特点,病情进展快;
4.淋巴瘤:脾脏多明显增大,单发或多发结节状、球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呈不均匀强化;
5.转移瘤:ct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不清楚,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以上各肿瘤ct表现均无特征性,须密切结合临床病史.本例单从影像上看,首先考虑血管内皮肉瘤并脾内多发转移,其次考虑转移瘤.

zzpcon发言:脾脏多发囊实性密度肿块,增强见轻至中度强化,亦可见更低密度坏死区。考虑脾血管肉瘤可能性大,此类肿瘤发展快,早期即可转移。但也不能排除恶性淋巴瘤的可能,请密切结合临床。

病理结果血管内皮肉瘤

91616lyt点评:首先感谢病理结果,又学到了东西!!回来再仔细分析,一点体会:病灶的强化是从周边向中间发展,延迟期可见到大部分填平,这一特点还应该考虑血管性的病变;淋巴瘤及转移瘤均在晚期累及脾脏,而且病灶呈微小结节或结节型,但此病例较大,密度不均匀;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有无胸部、腹腔或腹膜后、腹股沟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血象和骨髓穿刺等;转移瘤需要有原发病灶;

病例来源:ct348。由三横一竖发布: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90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