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男,51岁。间歇性头部胀痛,伴左侧耳鸣5个月。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下肢无力4天。无癫痫发作,无视力下降及复视。 查体淋巴结未触及,脾不大。神志清,精神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眼底:双视乳头水肿。 实验室检查:esr:66mm/h,其它无异常。 ![]() ![]() ![]() ![]() ![]() ![]() ![]() ![]() ![]() ![]() ![]() ![]() ![]() sqz-163发言:左侧额叶大片低密度指样水肿区,其前外侧颅板下可见不规则形稍高密度块影.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从形态上看不象脑外病变,从边缘上分析不象转移瘤.我考虑淋巴瘤可能性大.胶质瘤不除外. zyx发言:淋巴瘤首先考虑。理由:平扫呈稍高密度,形态不规则,明显占位效应、灶周显性水肿,增强明显强化。 91616lyt发言: 1.胶质瘤 -----好发部位,但强化特点不太符合; 2.转移瘤 -----强化特点与水肿符合,但病灶并未提到原发肿瘤病史,形态不规则、较大,不符合瘤小水肿大的特点; 3.原发性淋巴瘤-----应该第一位考虑。 手术所见:肿瘤大体呈不规则分叶状,无包膜,部分与脑组织有分界,肿瘤为灰白色或灰红色,质地较脆。 光镜下:细胞形态符合非何杰金淋巴瘤,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瘤细胞为b细胞源性。 病理诊断:非何杰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 阿圣点评: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指用现代诊断方法,仅能发现在脑内有恶性淋巴瘤存在,而未发现其他部位的淋巴瘤而言。ct表现为肿瘤位置靠近脑表面、中线或室管膜、边缘清楚、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平扫密度略高或等密度影,多呈分叶状,注射造影剂后肿瘤呈高密度“握拳”样或“团块”样均匀明显增强,周围脑组织水肿不显著,占位程度与肿瘤大小相比相对较轻。该病的ct表现复杂多样,可单发或多发,术前定性诊断相对困难,多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胶质瘤位于脑组织深部,占位效应明显,瘤内常有囊变坏死,多呈环状强化。转移瘤多为血运转移,位于灰白质交界处,瘤体较小,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显著,瘤内常有囊变坏死或出血。当ct表现同时存在“握拳”样增强或(和)“团块”样增强与肿瘤占位程度相对较轻两种征象时,高度提示为淋巴瘤。 病例来源:ct182。由阿圣发布: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