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5岁,发现纵隔肿瘤10年,既往有矽肺病史。![]() ![]() ![]() ![]() ![]() ![]() 平扫ct值50hu,增强为68hu。 难听发言:病灶可塑性强,边缘呈波浪状,因此考虑胸腺瘤? liujf发言:很好的病历。感谢lq2181831。 1我认为这个病历病灶较大,在肺内还是在纵隔,依影象的基本法则是很难确定的,所以单从影象两方面都应考虑。 2可以肯定是一个良性病灶:边缘清晰,只有纵隔血管受压移为,内在血管稀疏无增粗迂曲。 3肺内我认为首先考虑错构瘤,即使没有钙化和脂肪。其次硬化性血管瘤。 纵隔内首先想到胸腺瘤。 4结合临床症状体检资料进一步确立和排除 5建议穿刺活检 吕军浩发言: ![]() 如箭所示,病灶为胸膜外病变,且与心包广基相连,应该为纵隔病变。 1.病史十年,左侧胸廓较右侧扩大,也准确提示病变为慢性经过, 2.病灶形态较规整,病灶很大而未见明显中央坏死, 因此定性为良性可能大。 1.增强后病灶内可见明显血管影,病灶位于前纵隔, 2.良性病灶中以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能大,(少脂肪型) 建议手术治疗,防止恶变或其他恶性肿瘤可能。主要鉴别为来自间叶细胞的肉瘤。 迷徒者发言:病史已经有十年了,恶性不太可能,从片子上看病灶密度相对较均匀,边缘光滑,无明显分叶征象,宽基底与前上纵隔相连,从常见的来想,我首先考虑胸腺瘤。 zwei发言:纵隔内良性肿瘤:(1)病史长,与恶性肿瘤倍增时间不相符合(2)病灶边缘光滑,内部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强化。考虑胸腺瘤可能性大 jiajie点评:一起学习请指正,胸腺瘤: 胸腺瘤 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在主动脉弓平面,半数可无症状,少数伴有重症肌无力。 ct表现 1)胸骨后血管前间隙卵圆形肿块,直径1~10cm,边缘较光滑,可分叶, 2)肿块多为软组织密度,较均匀,可有囊变,亦可有钙化,很少有脂肪密度, 3)增强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4)周围纵隔脂肪消失,包绕大血管,气管,或侵入肺内表明为侵袭性, 5)肿瘤体积小或有钙化并不一定是良性。 鉴别 1 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移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化。 2 畸胎瘤:1)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2)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 3)囊变多见。 3 淋巴瘤:1)肿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团块装包绕周围结构, 2)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3)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手术后病理结果:定位,前纵隔;定性:混合细胞型胸腺瘤。 病例来源:ct773。由lq2181831发布: 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2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