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伴米粒体形成。
【儿研所 点评】
长期的滑膜炎症时,关节内可以出现边界清楚的游离结节,称为“米粒体”。
组织学上,米粒体中心为嗜酸性无定形组织,外围为胶原及纤维成分。多数学者认为其继发于滑膜小梗死灶,致使滑膜脱落,由滑液中的纤维蛋白包裹而成。
MR图像中,米粒体由于其本身的纤维组成,且周围是关节液和增生的滑膜,所以在T2WI中表现为高信号关节内的低信号,在增强扫描图像中滑膜强化信号升高,米粒体仍为低信号。
米粒体无特异性,多继发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慢性滑膜炎。在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中,米粒体可发生于病程的早期或晚期,主要见于膝关节,与病程、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及影像学改变无明确关系。
【点击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