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在全国政协医卫组联组讨论现场,委员们围绕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为医生减负,以及医疗健康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承德委员:
医生职称外语考试不切实际
现在大医院病人多,医生经常加班加点。建议要为医生减负松绑,取消他们在职称晋升中考外语、写科研论文的要求。
目前医生职称晋升,要考专业外语,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完成科研项目及成果,这是硬性条件,但不切实际、纸上谈兵,且有严重缺陷。好的临床医生,应在临床水平上提高,在业务上多下工夫,而不是在论文上消耗精力。外语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却花费大量精力。
刘迎龙委员:
建立专科心脏病妇产医院
10年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排名第五。但10年后,经过了多年的三级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排名却名列第一,应引起高度重视。
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治牵扯到方方面面,因此,应由政府主导这项工作。首先在卫计委的主导下建立防治中心,指导全国的防治工作,就是投放叶酸,像加碘盐一样。其次是在妇幼保健的指导下来组织学术的研究。三是建立专科的心脏病妇产医院,也就是患心脏病的妈妈有专门的医院诊治,既可以治疗,也可以在这里生产。
姚树坤委员:
部分健康讲座缺少科学依据
现在的电视、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体,普遍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保健讲座为吸引观众办得形式活跃、生动,但专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内容缺少科学依据。尤其是扩大某些食品和保健品的功能,严重误导,甚至造成有些患者有病不去医院诊疗。
建议制定全民健康教育的目标计划和规划,把中小学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的关键环节,以社区为基础,关注高危人群。
来源:当代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