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203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医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疗改革现在正讨论的热火朝天,其实我最关心的不是英国模式美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而是公立医院以后的发展趋势。
政府加大投入,如果真的部分药品及医疗服务免费的话,那我们不累死啊?哈哈也许多虑了,期待大家精彩讨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3:09 | 只看该作者
新华网友:我就生活在英国,概括地说,在英国看病不花钱,低收入者吃药也不花钱。但我们一般小毛病根本不找医生,因为国家养不起那么多医生,一到流行病季节,数量很少的社区医生根本看不过来,高峰季节预订一次门诊能约到一星期以后(这里不排队,都是提前打电话约时间,除非你是急诊),如果是感冒之类的小病,到看医生的时候病都好了。所以,与其这样等着,不如直接去药房买点非处方药方便。

新华网友:英国公费医疗最大的特点就是“等”。小病变大病,大病变绝症是时常发生的事,不想拖就得去贵得要命的私人医院。只怕以中国财政对卫生的投入情况,真实行起来,那个“等”就不知会有多久了。到时老百姓的怨言未必会比现在少,不过医生的压力会减少是肯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3:12 | 只看该作者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日前在上海举行的一次论坛上,卫生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了中国未来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二三四五”策略。
    一个目标,即建立惠及全体国民的卫生体系,保障每个人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两层服务体系,包括以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主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以及解决急危重症(大病治疗)为主的二三级医疗机构体系。

    三重保障制度:

    首先是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制度,通过政府一般税收筹资、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利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品、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解决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平问题;

    其次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通过立法强制全体劳动者加入,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分担,政府可资助弱势群体加入,以解决大病风险问题(大病保障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基础);

    第三为商业医疗保险,创造条件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发展,公民自愿加入,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需求。

    四项实施策略:

    第一是加快卫生基本法的立法工作,明确卫生发展的目标、公民的健康权利以及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

    第二是保障卫生投入,确定政府法定的卫生投入水平、完善问责机制;

    第三是完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保证公立机构的公益性,保证微观机构的行为与卫生发展总体目标一致;

    第四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卫生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五个关键问题则包括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支付制度、基本药品、管制、发挥中医药作用。(中新网9月19日电 何磊 周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3:13 | 只看该作者
wjhzwd:医改新方案的防重于治的战略思路很好。参考英国模式也好,美国模式也好,都要考虑中国的国情,重点要考虑低收入阶层,不要让国民在昂贵的医疗费用面前担忧。不过,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这些改革,要有耐心和信心。

夕阳隐士:所谓英国模式就是香港模式,小毛病去公立医院手续繁多,还要预约,倒不如自己买点药吃,或找私立医院的医生看。但急病重病需要立即救治,救护车紧急上门接收病人分文不取,而且出院后还接受定期检查,老百姓不用担心生场大病就会倾家荡产。我们如能真正实行此一模式,全民就有保障,社会文明就前进了一大步。

新华网友:支持“一二三四五”策略。这是很好的改革思路,但需要具体细化,既要利用别人有效的模式,又要适合我国的国情,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提高公共卫生与医疗水平,是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我认为,目前有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如何既保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又确保其效率、效益?2、如何树立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效率性?3、如何协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社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22 06:17 | 只看该作者
高强都说了---医疗改革是失败的---大大的失败---原因有楼下的战友们一一控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22 06:27 | 只看该作者
战友们如是说:
点击就明白:http://www.radida.com/radinet/read.php?tid=1578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9-24 01:43 | 只看该作者
正因为失败,所以要再弄一次医疗改革啊 不知道这次会弄成什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24 16:46 | 只看该作者
卫生部人士详解医改新方案

  治小病免费 治大病不免

  “这几天有媒体报道说医改新方案青睐‘英国模式’,其实并没有准确理解新方案的意图。”上述卫生部人士说。

  据介绍,所谓“英国模式”,是指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ystem, nhs),政府举办和管理医疗机构,居民免费获得医疗服务;医疗服务体系是典型的从上到下的垂直体系;服务体系是双向转诊体系;医疗经费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税收,其余来自私人医疗保险。

  新名词:“‘英国模式’通俗理解就是小病、大病都是免费治疗。”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顾昕对记者分析说。实际上,卫生部起草中的医改新方案并不是照搬这种“英国模式”。上述卫生部人士透露说,医改新方案对“英国模式”的借鉴只限于基本医疗这个层面,简单说就是免费医疗只针对小病,不针对大病。

  构建三层医疗体系

  新方案提出,基层的医疗保障、服务体系都由政府来承担,以此为基础,构建三层医疗体系。那么是哪三个层次医疗体系呢?卫生部这位人士向记者一一解说了他们的设想:

  第一个层次,保障基本医疗是医改新方案的核心。即政府出资或筹资、政府直接举办医疗机构,免费向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医疗药品和治疗。

  新名词:什么叫基本医疗?具体操作化的建议是,城市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如社区卫生中心看病免费,农村中,在乡镇卫生站体系中看病免费。“为了做到这一点,今后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强化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提高质量,把病人留在基层。”该卫生部人士说。同时,卫生部的医改新方案课题组还主张列出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基本药品、基本病的清单。列于清单中的归属于免费范围。

  第二个层次,不在上述清单内“大病”的治疗,靠社会医疗保障来完成。即通过立法强制全体劳动者加入,以家庭为单位参保,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分担,以解决大病风险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商业医疗保险。满足高层次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需求。“打个比方,得了感冒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治疗;要做胃病手术就转诊到大医院,费用向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得了心脏病或肿瘤等重大疾病就求助于商业医疗保险。”该卫生部人士如此描述未来三个层面医疗体系的设计。

  “新方案设计了一个医疗新体系,三个层面互相补充,但国家出钱保障全民基本医疗是新方案的基础和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对这一方案评价说。“简单区别英国、德国、美国三国医疗模式的特点,就是全民免费医疗、全民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之间的区别。”另一位接近医改协调小组的人士描述说。“新的医改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躯体、德国的四肢、美国的脑袋,是三国模式的混合。”

  两部委质疑新方案

  财政部:所需投入测算不准确

  不过,据相关人士透露,卫生部的这个医改新方案并没有在相关部委当中达成一致。财政部首先对方案中的第一个层面,即政府免费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所需的投入提出质疑。

  异议:根据卫生部医改课题组的初步测算,要达到免费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大约需要国家财政投入2000亿元。但财政部对这个数字表示怀疑。“按课题组测算,2000亿只管小病,即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可是相应的医疗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养等等,这些难道不要钱吗?如果把这些也算进去,2000亿够吗?如果不够,那到底需要多少钱?”

  观点:财政部的有关人士表示,医改新方案如果不能准确测算国家整体的财政投入,财政部门就无法作出合理的财政预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倾向于“德国模式”

  按照这个医改新方案,当前正在进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面临重大调整,承担这一职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此也表示了不同意见。

  异议:“现在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既保大病又保小病,如果按照卫生部的医改新方案,政府将对基本医疗免费,那么现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里用来管小病的这笔钱,又该如何处置?”劳动部劳动保障研究所有关人士提出疑问。而且,由于目前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是由卫生部主管,如果按照医改新方案,将来国家用于提供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门诊免费医疗的这2000个亿,无疑就要全部交由卫生部来操作。对于这种政府集免费医疗的出资方和操作方于一身的做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持保留意见。

  “政府全额拨款举办基层医疗机构,如果监督机制不到位,就意味着效率低下,更容易产生官僚化。”劳动保障部劳动保障研究所有关人士表示。

  观点:据透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更倾向于“德国模式”,即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雇主和雇员向作为第三方的医疗保险机构缴费,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公立、私立都可以)签约以提供服务,不能参保者才由政府提供医疗服务。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按照自己属意的“德国模式”,打算另提一个医改方案。

  另外一部分专家则对卫生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