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软骨母细胞瘤[/center]
概述: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良性成软骨细胞瘤,是较少见的骨肿瘤。肿瘤好侵犯年青人,以10-20岁年龄组多见。肿瘤发展缓慢,症状较轻,以局部疼痛为主,部分病例关节活动受限。肿瘤手术后可复发,也可转移到肺内,但是无论是复发还是转移,其组织学特征仍为软骨母细胞瘤。肿瘤多数发生于骨骺部,并常侵犯干骺端,少数病例原发于干骺端而侵犯骨骺。肿瘤好侵犯长骨,以股骨、肱骨、胫骨多见。x线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骨质破坏区,边界具有境界清楚的小硬化边,肿瘤向外膨胀的边缘出现多个小弧形压迹,或破坏区中出现不规则钙化(棉絮状及斑点状)。肿瘤可出现骨膜反应,表现为密度一致,层次分明的三角形状。
诊断要点
年龄:10-20岁
部位:股骨、肱骨、胫骨多见(70%),股骨病变比较好发于股骨近端。
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为主,部分病例关节活动受限。
特征性x线表现:病变位于长骨骨骺,并侵犯干骺端,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骨质破坏区,边界具有境界清楚的小硬化边,肿瘤向外膨胀的边缘出现多个小弧形压迹,破坏区中出现不规则钙化。肿瘤可出现骨膜反应,表现为密度一致,层次分明的三角形状。
鉴别诊断
1、巨细胞瘤:发病年龄较软骨母细胞瘤晚,骨骺多已愈合,且病灶范围较大,骨质膨胀较明显,病灶内无钙化斑出现,少见骨膜反应。
2、骨关节结核:结核灶一般较小,且外形多不规则,硬化边缘不常见,少有骨膜反应,关节腔变窄,可有沙砾状死骨形成。同时局部可有较明显肿痛等临床症状。
3、内生软骨瘤:常多发于短管状骨,少见侵犯长骨,原发于干骺端向骨干蔓延,钙化密度更高。
(抄自王云钊主编《骨放射诊断学》)
补充
1、除软骨母细胞瘤外,其它的骨肿瘤发生于骨骺的极为罕见。
2、原发于股骨的软骨母细胞瘤比较好发于近端,常侵犯股骨大转子或股骨颈,其它的骨肿瘤则常侵犯股骨远端。
3、在肿瘤区向外膨胀的边缘,可见多个小弧形骨性密度的包壳,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4、病灶内常见不规则散在于破坏区内的棉絮状及斑点状钙化。
5、软骨母细胞瘤可以复发,但复发的病例在细胞学上仍常表现为良性,部分病例可转移至肺,但是其组织学所见仍为软骨母细胞瘤。
补充:“华佗”会员的笔记:
首先该病临床发病11--25岁,多在骺未闭合前,病程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晚期可有肿胀、关节功能障碍。
影象学:凡有骨骺软骨部位均可以,四肢长骨好发。大体标本:局限圆形、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切面可见瘤内出血/坏死、钙化、囊变。
ct可发现小钙化灶优于x线。
鉴别诊断:骨下滑液囊肿、单纯性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低毒感染、骨巨、股骨头坏死
原贴地址: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577。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3-1 23:31:08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