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两个患者是亲姐妹,因此诊断“多囊肾”应该没问题。
二、从病史上看,妹妹的发病年龄是27岁,姐姐的发病年龄是35岁。从ct图片上看,妹妹肾囊肿数目较姐姐的多且大。从ect上也可看到妹妹肾功能障碍的程度比姐姐的严重。
三、这两位患者验血肾功能基本正常,但是ect已经显示出肾功能障碍了,说明ect的敏感性还是比较高的。ect的异常可能是由于有用的肾实质减少和肾内压力增高造成的。ect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主要依据肾图的形态和一些定量、半定量指标,这与临床上通常选用的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肌酐、血尿素氮的浓度来反应肾功能是有一些区别的。由于肾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临床常用肾功能试验并不敏感,所以常在疾病后期方开始出现肾功能试验异常。放射性核素肾功能动态显像与临床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原理大致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将肾功能试验影像化、自动化了。其主要特点是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动快速拍摄下分肾摄取、分泌、排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肾小球滤过型或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的系列动态过程,并能作出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肾功能动态显像正常所见】
一、肾血流灌注影像(血流相)
当腹主动脉上段显影2秒左右,两侧肾同时显影,此实为肾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床的血流灌注影像,两侧影像形态和浓度基本对称,显影时间差<2秒,双侧峰值<25%。
二、肾实质影像和排出影像(功能相)
最初2-3分钟分钟显像剂被滤过或摄取在肾实质尚未被冲刷至收集系统的影像最浓,为肾实质影像,形态如解剖所见,两侧大小和浓度基本相同。肾实质影像由外周向内逐渐减淡,示现象剂由原尿冲刷至肾盏、肾盂,再经输尿管陆续排出肾脏,至20-30分钟,肾影基本消失,膀胱显影明显。也长见到在外周影像减淡消褪的同时肾盏显影,随后再消褪,排尿后影像消褪更明显。
三、肾图
[本贴已被 dshm 于 2008-2-4 22:49:01 修改过]
[本贴已被 dshm 于 2008-2-5 0:36:59 修改过]
[本贴已被 dshm 于 2008-2-5 0:38:45 修改过] ![]()
[本贴已被 dshm 于 2008-2-5 14:15:32 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