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其他栏目
›
海阔天空
›
[转贴]“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
返回列表
查看:
1687
|
回复:
8
[转贴]“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复制链接]
论黑辩白
论黑辩白
当前离线
积分
1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06:5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史材的变化是正常的,毕竟社会在进步。以平型关大捷为例:
1937年11月20日由中共所属的抗战出版社发行的《第八路军》一书是这样报导的:“25日那天,敌人著名的板垣师团的第十和二十二联队,进入平型关……战毕,我军俘获敌人一千余人,敌伤亡在五千以上,我军又夺得坦克车、装甲车及马车共七十四辆。”
文革中或之前出版的资料记载是:“九月二十五日,天色微明,日军进攻平型关的兵力部属已隐约可见。这时板垣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约四千人,一百余辆汽车,两百余辆大车,走入我们的伏击圈内,大约五时半光景,战斗开始了。……在这次战斗中,歼灭日军三千多,毁汽车一百多辆,大车二百辆……我军伤亡近千人。”
1983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龚古今、唐培吉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却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五日拂晓,日军第五板垣师团二十一旅团第二十一联队第三大队和辎重部队一部进入我军伏击圈…据统计,此次战役,歼灭日军一千多人,毁敌汽车八十余辆,我军伤亡六百余人。”
1994年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版《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此役一一五师共击毙日军精锐第五师第二十一旅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2005年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曹克林主编的《不能忘记的抗战》中歼敌人数已是“歼敌数百人”。
按日方《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和原每日新闻随军记者益川的《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中记载:
这支第二十一联队的辎重部队包括以下单位 – 1.大行李,这个需要解释一下,有人认为这是对于辎重队的统称,询问此地的日军老兵,说大行李是一个独立单位,相当于兵站(旅团才有兵站,联队只有大行李),编制约百人,主要是后勤文职人员。此处大行李部随同向前移动并非表示他们是运输队,而是表明部队的指挥机关在前移,大行李没有自卫能力,因此和运输队一起走,可以得到掩护,没想到一同进入了死地。2.运输队,共计运输兵七十余,担任掩护的轻重机枪兵十五,运输兵要控制车辆,每车一人,因此自卫能力较弱。3.为了加强自卫能力,派遣的高桥骑兵小队(高桥义夫第三骑兵小队),编制六十人。4.担任指挥的指挥官第五师团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他率一辆运兵汽车(特别点名是运兵车)担任指挥,他不但是这支队伍的指挥,还有到前线执行联络的使命。从点名他带的是运兵车看,估计车里有他的卫士,司机,副官等,总共约十人。这支部队的日军总兵力约为二百五十 -- 二百六十人。
按日方《华北治安战》记载:共阵亡作战士兵77人。符合上文运输兵70余人一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黑辩白
论黑辩白
当前离线
积分
1
2
#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8 07: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日军伤亡几百人的“平型关大捷”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但对同样发生在一个月以内的山西北面的国民党军队的忻口战役却知之甚少。在忻口战役中,中国方面投入十三万人,日本方面开始投入二万余人,后增加到五万余人。战役从10月13日开始,一直打到月底。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祺等数万人战死。日军伤亡在四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在十万人左右。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牟言科
牟言科
当前离线
积分
3952
3
#
发表于 2008-4-28 16:48
|
只看该作者
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国民党部队是主力军,这就是历史,就是事实。许多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hangkai
zhangkai
当前离线
积分
6143
4
#
发表于 2008-4-28 17:36
|
只看该作者
敌我双方都有水分,谁也搞不清楚。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弄清楚。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黑辩白
论黑辩白
当前离线
积分
1
5
#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8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转贴]“平型关大捷”到底歼敌多少人?
至少要清楚谁在欺骗我们,哪有“实事求是”可言?
这里几乎没有什么正义、公正、善良可言!
一切“理论”和“历史”都在为少数人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服务,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想怎样改就怎样改,唯一的核心是维护既得利益集团的私利。
他们每被迫放弃一点私利,社会就进步一点--记住:“被迫放弃”四字。
如果绝大多数人还认为“既得利益集团”在主动推动社会进步,而让自己处于等待“恩赐”状态,那社会进步的希望就万分渺茫了。
[本贴已被 论黑辩白 于 2008-4-28 11:53:03 修改过]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黑辩白
论黑辩白
当前离线
积分
1
6
#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8 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要保身,不谈政治;
要发达,官商勾结;
要倒霉,论黑辩白;
要良知,义无反顾。
[本贴已被 论黑辩白 于 2008-4-28 11:54:28 修改过]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黑白光影
黑白光影
当前离线
积分
44177
7
#
发表于 2008-4-28 20:47
|
只看该作者
古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据史料载,抗日战争期间,较大型的战役不管胜负,绝大多数是以“杀敌三千,自损一万”而告终。
多报战果只不过是一种对内鼓舞士气、对外鼓舞民气的宣传手段。战争非常时期,可以理解。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tao772
tao772
当前离线
积分
2949
8
#
发表于 2008-4-28 21:35
|
只看该作者
老蒋可悲啊,智商不如毛。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校长
校长
当前离线
积分
0
9
#
发表于 2008-5-3 18:21
|
只看该作者
共和国将帅中谁是原国民党的
共和国将帅中授予少将军衔以上的将领中,有159人是原国民党军起义
开国上将董其武上将,陈明仁上将,陶峙岳上将,中将有孔从洲、韩练成、曾泽生3人,少将有林遵、邓兆祥、廖运周、王启明、白天、刘善本、张世珍、魏镇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其他一些著名起义人员
程潜:中央军委副主席(混得最好的一个),
傅作义: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他是第二)
张克侠:建国后历任华东林业部部长、共和国林业部副部长兼林业科学院院长,
邓宝珊:建国后任甘肃省政府主席,
卢汉: 西南行政委员会任副主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马鸿宾: 马鸿宾历任宁夏省副主席、甘肃省第一副省长兼省民委副主任,
潘文华:潘文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方鼎英:方鼎英历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主任、省司法厅厅长、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南省委副主任委员
田颂尧: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会参事室参事、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四川省政协第一、二届委员。
邓锡侯: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吴奇伟:新中国成立后,吴奇伟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马瑛:1950年3月,调任云南省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副主任,1951年3月,因故被捕关押,1961年12月被特赦。1975年12月25日,在昆明病逝,终年82岁。1982年,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查,“马瑛确系国民党起义人员”,将原特赦通知书予以撤销,恢复马瑛起义人员名誉。(这个最凄惨)
张轸:解放后,历任解放军第五十一军军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委员兼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
裴昌会: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署副主任兼工业厅长、西南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还是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高树勋:建国后历任河北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
陈 铁:解放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协副主席、贵州省林业厅厅长。
何基沣:建国后历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李 觉:建国后先后在湖南省人民政府、全国政协任职。文革后任政协常委。
李 振:解放后历任川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西南军区高参室副主任、四川省政协常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主任。还是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鼎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陈克非:建国后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副军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室参事、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还是湖北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罗广文:解放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林业厅厅长
唐生明: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是全国政协第二、三、四、六届常委。文革中,被关进监狱七年半。(第二倒霉)
陈明仁,字子良,1930年4月7日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10岁进新式学堂,13岁娶妻谢芳如,1920年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回乡担任小学教员。
1924年春,陈明仁投笔从戎,考入军政部讲武学校不久,讲武学校与黄埔军校合并,陈明仁任军校教导二团第五营见习排长,因占战功逐渐升至少将旅长。1931年,陈明仁率部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河北巨鹿与石友三部主力作战,击溃敌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被升为第80师副师长兼第238旅旅长。1933年9月,升任第80师中将师长。1935年,到陆军大学第13期学习。
抗战开始后,陈明仁调任预备第二师师长。随后移驻湖南,先担任长沙地区的警备、后兼任芷江警备司令,湘潭、株洲警备司令,衡阳、衡山、耒阳警备司令。1939年秋,移驻湖北松滋、枝江。次年春,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1941年冬,陈明仁改任第71军副军长。
1943年冬,日军渡过怒江,开始进攻滇西。陈明仁以副军长名义指挥71军,主攻龙陵,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龙陵守敌2000敌人大部被歼。战后,陈明仁接任第71军军长。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龙山,他采取空军出击,步炮协同,很快占领回龙山,歼守敌八百多人。随后,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日军投降后,陈明仁部被调往无锡,担任南京、上海的卫戍任务。
1946年1月,第71军奉命开往东北进攻解放军,多次被解放军击败。6月,该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军的围攻,30日,解放军主动撤围;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巷战19昼夜,被蒋介石擢升为第7<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