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应用
微信
微博
QQ群
普通登陆
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登录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影像医生
也能
网上问诊
了
首页
社区
BBS
新闻
读片会
影像图库
锐滴达
医影在线
»
社区
›
影像读片
›
CT病例讨论
›
CT13746:头部病变,请积极讨论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4016
|
回复:
23
[脑部]
CT13746:头部病变,请积极讨论
[复制链接]
bailaode
bailaode
当前离线
积分
389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08-5-30 20:5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1、病史:男、19,无任何临床症状,于高考体检时发现双肺弥漫性病变,胸部病例地址如下:http://www.radida.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643
2、因顶部头皮肿胀,行头颅ct,发现颅内占位。如下图:
[本贴已被 翁志蓬 于 2008-5-30 17:52:11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
收藏
0
赞同
0
反对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zsl6918
zsl6918
当前离线
积分
35399
2
#
发表于 2008-5-30 20:59
|
只看该作者
符合神经母细胞瘤颅骨改变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iuyue
liuyue
当前离线
积分
11851
3
#
发表于 2008-5-30 21:58
|
只看该作者
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
颅骨呈溶骨性及成骨性表现,或混合表现。溶骨性改变常位于颅缝附近,呈虫蚀样破坏或骨质增生。颅骨转移的特征性表现为沿颅缝对称性分布的破坏及颅板放射状骨针。颅骨病变周围有软组织肿块。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ushi
qiushi
当前离线
积分
5110
4
#
发表于 2008-5-30 21:58
|
只看该作者
转移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长城干红
长城干红
当前离线
积分
700
5
#
发表于 2008-5-30 22:37
|
只看该作者
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iushi
qiushi
当前离线
积分
5110
6
#
发表于 2008-5-30 23:03
|
只看该作者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实体性恶性肿瘤,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7%。75%病例诊断时年龄小于5岁,平均诊断时的 年龄是2岁,偶见于大儿童和成人。有家族性患病的报道,包括发生于孪生兄弟间,但一般是散发的。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从胚胎期神经嵴中的神经原基细胞分化而来的交感神经胚细胞,故凡有胚胎性交感神经节细胞的部位,都可有原发瘤。约75%的原发瘤位于腹部,主要是肾上腺和交感神经节;约15%位于胸部主要是后纵隔。其他在颈、盆腔各占4%。其 他少见部位有子宫、膀胱、颌、唇、皮肤及皮下组织等。约2%的病例发生广泛转移时找不到原发瘤。病理变化神经母细胞瘤的大体形态呈结节状,可有假包膜,常见出血、坏死及钙化灶。多数肿瘤含有低分化的原始神经母细胞, 有些肿瘤含不同程度混合的富有细胞浆的细胞,细胞浆突起,有中心纤维的菊形团及成熟的神经节细胞。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含有纵行排列微小管的外围齿状突起,其特点是有电子致密核心的有包膜的小圆颗粒,即是细胞浆内积聚的儿茶 酚胺。此瘤高度恶性,常于短期内突破包膜,进入周围组织及器官。
肿瘤的分期(evans):
i期:肿瘤限于原发组织或器官。
ii期:肿瘤扩散至原发组织或器官附近,但不超越中线,有同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iii期:肿瘤超越中线,有双侧淋巴结转移。
iv期:远处转移至骨骼、软组织或者淋巴结。
特殊iv期:此期的特点是患儿年龄多在生后6月以内,虽已有远处转移,但有很高的自消率,预后较好,2年无瘤存活率达80%以上。病期属于i期或ii期,但有后述部位如肝、皮肤骨髓(x线检查全身骨骼未能证实骨转移)中之一处或一处以上病变者。
神经母细胞瘤的另一种不寻常的特点是它偶尔具有自然消退的趋向。肿瘤自然消退的原因尚不清楚。有的作者认为“神经生长因子”可能与神经母细胞有关。该生长素存在于胎儿中,促使神经母细胞生长。在试验中如将该生长素给予小动物,可引起神经母细胞过度生长,颇似神经母细胞瘤。另一因素可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的作用。机体对肿瘤细胞产生免疫,肿瘤被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所致。
临床表现
早期呈一无症状的肿快,体检时多在左右季肋部发现肿快,质地坚韧、表面不平,不能随呼吸运动。压迫局部组织后引起相应症状:如位于后纵隔可压迫气管引起咳嗽、呼吸困难或肺炎;如位于脊髓硬膜外者可压迫脊髓及其神经根出现软弱,麻痹,感觉异常,不能坐起,腱反射亢进继而减弱或消失以及排尿、排便障碍;或因压迫颈交感神经节产生何纳氏综合症(horner syndrome, 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和无汗);如位于胃肠及泌尿系统者亦可压迫或浸润此种组织引起相应症状,临床上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便秘以及肾、输尿管积水等.患儿可有脸色苍白,体重减轻,发热,晚期有低热,乏力,贫血,消瘦,疼痛,易继发出血和感染。儿茶酚胺类增高的征群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多汗则少见。这可能由于该类物质释放入血前已被肿瘤中的comt及mao酶破坏所致.早期发生转移,诊断前约有70%发生肝、脑、骨髓、淋巴结及颅骨、长骨、肋骨、脊柱及胸骨等处转移。大多数患儿因 肝肿大被发现。肝转移有结节性和弥漫性,典型的是多发性结节性转移。肿瘤转移至颅骨及眼眶,使颅骨隆起,眼球突出,眼睑瘀斑,更是本病的特征。向皮肤转移,则可看到大片的皮肤上有蓝色结节(bluish nodules),以致这些患儿被称为蓝莓-松饼(blueberry-muffin)。在这些部位摩擦后结节变白,周围出现一圈水肿,形成晕环,该体征有助于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偶有病人出现侵犯小脑的脑病(斜视眼肌阵挛综合症)。此病症特点为进展性共济失调,头部摇摆,反射性肌阵挛,眼睛协调反射运动紊乱,进行性痴呆。
实验室检查
尿中vma(香草杏仁酸),hva(高香草酸)常增高。vma/hva比率高(>1:5)表明预后较好。约80% 的人从尿中排出胱硫氨酸(cystathionine),该水平低也有较好的预后。其他有用的血清学标志有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和特殊神经原烯醇酶,这些标志在血中水平升高表明病变较晚,预后较差.其他检查包括外周血常规示贫血血像;脑脊液显示脑脊液呈黄色,蛋白含量增高;淋巴结活检或骨髓穿刺见到肿瘤细胞均提示神经母细胞瘤已远处转移。患儿npy(神经多肽-y)显著升高,经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进一步化疗后npy恢复正常。复发后再次升高或未降低。因而,npy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监测标志。
影像学检查约40%-60%的患儿在局部x线平片上可见肿瘤内有斑点状钙化。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静脉肾盂造影时,可见患侧肾被推向外下移位;如肿瘤侵入肾,则引起肾盂、肾盏变形或不显影。胸部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可见脊柱旁阴影。受累的股骨下端及肱骨上端的近骺端x线显示出不整齐的溶冰样局限性骨小梁稀疏,也有硬化者,并可见骨膜增生及病理性骨折。脊柱可见椎间孔增大,椎管变阔。ct扫描,神经母细胞瘤一般呈混合性组织的密度,即有实质和囊性成分,囊性是由于出血或组织坏死。mri在诊断硬膜外脊髓压迫较ct更<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深泽交通
深泽交通
当前离线
积分
20235
7
#
发表于 2008-5-30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头部病变,请积极讨论
以下是引用
zsl6918在2008-5-30 12:59:00
的发言:
[br]符合神经母细胞瘤颅骨改变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rzh
frzh
当前离线
积分
2292
8
#
发表于 2008-5-30 23: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藏了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随光逐影
随光逐影
当前离线
积分
61288
9
#
发表于 2008-5-31 00:13
|
只看该作者
符合神经母细胞瘤颅骨转移。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卜一
卜一
当前离线
积分
60348
10
#
发表于 2008-5-31 00:28
|
只看该作者
特点:发生于额顶骨 多发类圆形骨质破坏 缺损,部分融合,周边轻度硬化,内见死骨,并破坏外板形成明显的软组织肿块。考虑:(郎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鉴别:神经母细胞瘤!
支持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MRI病例讨论
X线病例讨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