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入放射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监控和引导下进行的有创检查和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成熟的临床学科。由于其创伤小,痛苦轻,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等优点,深受患者的青睐,近几年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并成为放射科医生追求的热点。在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放射,受到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发展较慢,但通过努力,有一定条件的基层医院开展一些简单的介入是完全可以的。
选好苗子,专项进修培训 开展介入放射,技术是关键,首先要培养技术人才。我院选择思想品德好,业务技术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培养苗子送上级医院专项进修介入放射1年。通过1年的进修学习,基本能掌握介入操作常规和临床用药。
做好宣传,普及介入常识,争取领导的支持 人才培养回来后,首先在本科室、本医院进行介入方面的讲课,宣传。把这一“新”的技术向全科、全院医生和领导介绍,让他们了解介入,知道介入放射的优点。领导的支持很重要。
选好病例,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选好病例是很重要的,刚开始开展,应选择一些简单的,好做的病例,如经皮穿刺活检,囊肿抽吸引流等。等有一定经验和基础之后,可选择一些血管性的介入治疗。对没有把握的要请上级医院的医生指导。
做好充分准备 术前准备很多,很重要。包括机器调试,人员配合,药品、器械准备,房间消毒,术前病历讨论,患者谈话签字,手术审批等工作。一定要认真准备,越充分越好,以防术中出现缺少物品的情况,影响工作。
做好和临床科室的配合 目前基层医院的放射科还是医技科室,放射科医生没有独立处方权,也普遍缺乏临床用药知识。患者做完介入治疗后要在临床科室观察,对症治疗,因此放射科一定要和临床科室做好团结、合作。要谦虚,多向临床医生学习。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 每做一例患者之前要组织相关科室的医生仔细讨论,查阅资料,借鉴别人的经验。术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及时总结。
做好以上六方面的工作,在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放射一定能够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