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9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科知识点记忆(很多都是历年真题)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0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六。上消化道出血
确诊消化性溃疡出血最可靠的方法是早期胃镜检查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消化性溃疡最易发生出血
消化性大出血是指几小时内出血量多于1000ml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二十七。尿液检查
根据血尿出血部位不同临床上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血尿
临床上鉴别肾性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
临床上最常出现血尿的疾病是什么肾小球肾炎
在肾脏疾病中出现血尿的最常见原因是肾小球肾炎  体位性蛋白尿属于生理性蛋白尿
蛋白尿是指成人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 蛋白尿(+++)且以白蛋白为主时是肾小球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的特点为仅有白蛋白滤过增多  大量的蛋白尿说明是肾小球滤过膜改变
尿中β 2 微球蛋白增多而血中β 2 微球蛋白不增高,此时出现的蛋白尿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
正常尿中偶见什么管型透明管型  肾盂肾炎最早出现白细胞管型
尿中出现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
反复检查尿蛋白阳性,尿液分析以白蛋白为主,此种蛋白尿属于选择性蛋白尿
临床中大量蛋白尿是指尿中排出蛋白超过3.5g/24h 病态蛋白尿是指蛋白质持续超过150mg/24h
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尿中常见蜡样管型
急性肾盂肾炎时尿中常见白细胞管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尿中常见红细胞管型
二十八。肾小球疾病
目前认为多数人类肾小球疾病是免疫介导的疾病
三高现象加剧肾小球硬化的主要因素  肾小球疾病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电荷屏障遭到破坏
最终导致肾小球损伤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免疫反应激活炎症细胞使之释放炎症介质致肾损害
当代肾脏病学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是什么肾活检病理检查
为了减缓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临床上主要注意低盐饮食、适量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中消失或恢复正常最慢是血尿及微量蛋白尿
肾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为50%以上肾小囊中有新月体形成,其最可能的诊断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慢性肾炎与感染后急性肾炎的主要鉴别点是潜伏期及补体c3
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最有价值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是休息和对症 急性肾炎尿量甚少时哪种利尿剂慎用或不用安体舒通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是以休息及对症处置为主
急性肾炎饮食中不限制食盐摄入的时机是水肿消退,血压正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根据中哪一项是关键血尿及红细胞管型尿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主要特征是什么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的病理改变为肾小囊有大量新月体形成
急进性肾炎的病理类型是肾小球囊新月体性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强化治疗
慢性肾炎水肿产生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球超滤及滤过率下降
成年人引起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
乙酰唑胺(diamox)利尿剂可引起酸血症  慢性肾炎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鉴别点是既往过敏性紫癜史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dpasture syndrome)可继发哪型肾炎急进型肾炎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为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性肾炎  慢性肾炎治疗的主要目的防止或延缓肾功衰竭
治疗肾炎水肿时,低分子右旋糖酐利尿措施不宜应用
急性肾炎,水肿,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肾功能不全时应选速尿
慢性肾炎合并高血压尿毒症,同时又水肿,下列药物先应用速尿
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尿蛋白多于3.5g/24h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诊断肾病综合征所必须的
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受损
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机制是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消失
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的主要的机制是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成分变化,负电荷消失
贫血出现最早的是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
肾病综合征最适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
对激素治疗最为敏感的是微小病变型 糖皮质激素最适用于微小病变病
iga肾病通常见于隐匿性肾炎  
诊断肾病综合征,应用激素治疗无效,改用环磷酰胺治疗,总量不超过6~8g
急性肾炎常见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急进性肾炎常见于新月体肾炎
肾病综合征常见于微小病变  慢性肾炎常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
可致钠钾交换障碍,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利钠激素增多
引起皮肤瘙痒的主要原因甲状旁腺激素增多 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减少
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药物是阿司匹林  扩张肾小球入出球小动脉的药物卡托普利
抑制前列腺素作用的药物是布洛芬
用药治疗2周尿蛋白阴性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高度敏感
用药治疗4周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敏感
用药治疗8周,尿量增加,尿蛋白减少见于肾病综合征对激素低敏感
二十九。泌尿系感染
引起肾盂肾炎最多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经系统治疗,尿常规已正常,还应尿细菌培养,以判断治疗
急性肾盂肾炎的疗程通常是2周  慢性肾盂肾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是联合轮换应用抗生素
孕妇患急性肾盂肾炎应首选氨苄青霉素 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应用哪种方法联合应用抗生素并去除易感因素
区别肾盂肾炎的复发还是新的再感染尿中细菌的血清型
区别膀胱和肾盂肾炎尿中细菌表面有无抗体包裹
慢性肾盂肾炎经内科治疗症状暂时缓解,但实验室检查尿仍然无好转病人症状好转,尿化验正常,为防止复发采取低剂量抑菌疗法,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常规一次量,睡前一次口服
慢性肾盂肾炎,尿培养为变形杆菌,尿沉渣白细胞5~10个/hp,经内科治疗症状暂时缓解,但实验室检查尿仍然无好转慢性肾盂肾炎的疗程为2~4月
三十。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最早期的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尿毒症病人贫血的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是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不全的健存肾单位学说是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残余的健存的肾单位代偿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引起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是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血肌酐应是cr>445μmol/l
尿毒症时,须减量使用的药物是羧苄青霉素
妊娠5个月以上的妇女引起肾盂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子宫压迫输尿管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患者,尿毒症后,大量输血纠正贫血使病情恶化
慢性肾功不全病人突发抽搐、意识丧失、心脏骤停而死,其死亡原因可能高血钾症
尿毒症病人以碳酸氢钠静脉滴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发生手足搐搦机制是血中游离钙降低
三十一。贫血
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成年女性低于110g/l
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贫血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血浆中能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
贮存铁a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b 铁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c 含铁血黄素可能是变性的铁蛋白
d 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
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乏
早期缺铁性贫血形态学改变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血清铁降低诊断缺铁性贫血最有意义
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
慢性骨髓炎患者,发现贫血,红细胞为正常细胞型,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2000μg.l,骨髓细胞外铁(++),贫血症诊断为慢性感染性贫血  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补足贮存铁
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5至10天首先出现的治疗反应是网织红细胞数升高
口服铁剂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正规治疗是血红蛋白达正常后再继续服一个月,6个月时还可复治3~4周
再障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骨髓增生不良  再障与pnh不发作型难鉴别
再障的病理改变组织切片可见造血细胞每平方毫米的数目减少
急慢性再障疾病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机制直接刺激骨髓干细胞增加,提高内源性epo生成
再障血象骨髓象特点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呈两系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急性再障感染最多见于呼吸道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骨髓象不见于低增生性白血病
骨髓中不出现幼红细胞的疾病再障  溶血性贫血的定义红细胞破坏增加,超过骨髓代偿能力
原位溶血时红细胞破坏的部位最主要是在骨髓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腰背及四肢酸痛,头痛,呕吐,寒战,高热等
急性溶血或慢性溶血急性发作与慢性溶血不同之处为出现高热,休克可伴有血红蛋白尿
血管内溶血的主要实验室检查为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周围血反应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准确的指标是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红细胞寿命缩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最具有确诊意义的试验是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贫血伴轻度黄疸最可能的诊断的溶血性贫血
诊断慢性血管内溶血的重要依据是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脾切除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贫血疗效最好
用于胃切除后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右旋糖酐铁注射  雄激素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5 06:36 | 只看该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
学得脑袋麻木了,
学得思维梗塞了,
学过之后全忘了,
最后还是痴呆了,
带着学问退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6 17:2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