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188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影像三基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1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节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一、硬膜外血肿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称为硬膜外血肿。约占各种颅脑外伤血肿的25-30%,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少见。损伤局部多有骨折,因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故血肿范围局限,形成双凸透镜形。


    因血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头部外伤后原发昏迷时间较短,再度昏迷前可有中间清醒期。


【影像学表现】


    1.ct 平扫血肿表现为颅骨内板下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区,多在骨折部位下方,边界锐利,血肿范围一般不超过颅缝,血肿密度多均匀。可见轻度占位效应。调节骨窗可显示骨折。

    2.mri 血肿形态与 ct 显示相似,呈梭形,边界锐利。血 肿信号强度变化与血肿的期龄及 mri 磁场强度有关。血肿急性期,t1wi 为等信号,t2wi 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t1wi 和 t2wi 均呈高信号,血肿内缘可见低信号强度的硬膜。


二、硬膜下血肿


    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称为硬膜下血肿。根据血肿形成时间可分为急性(3 天之内)、亚急性(3 天-3 周)和慢性 (3 周以上)。硬膜下血肿常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血肿居于脑凸面硬膜与蛛网膜之间,形状多呈新月形或半月形,血肿范围较大,可掩盖整个大脑半球。临床上,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程短,症状重且迅速恶化,多数为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加重,很少有中间清醒期。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点是有轻微头部外伤史或没有明确外伤史,经过至少 3 周以上时间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压迫症状。


【影像学表现】


1.ct:


    (1)平扫:急性期表现为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血肿范围广泛,可跨越颅骨缝,常合并脑挫裂伤,占位征象显著。亚急性和慢性期可表现为高、等、低或混合密度。


    (2)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对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有帮助。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强化。


2.mri:硬膜下虹肿的 mri 信号改变,随血肿不同分期而异,同“脑内血肿”。mri 易于显示血肿的部位与范围。  


三、脑挫裂伤

    脑挫裂伤是指颅脑外伤所致的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是最常见的颅脑损伤之一。多发生于着力点及其附近,也可发生于对冲部位,常并发蛛网膜下隙出血。病理改变包括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等变化。 临床表现有伤后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


【影像学表现】

1.ct:


    (1)局部呈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


    (2)低密度区内散在点片状出血,形态常不规则。


    (3)较重的脑挫裂伤常合并有蛛网膜下隙出血。


    (4)占位表现:挫裂伤范围越大,占位效应越明显。


    (5)合并其他征象,如脑内血肿、脑外血肿、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等。


2.mri 常因脑水肿、出血和脑挫裂伤的程度而异。脑挫裂伤水肿的 t1 和 t2弛豫时间延长,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点片状出血与脑出血信号变化一致。脑挫裂伤可以不留痕迹,也可以形成软化灶,t1 和 t2 弛豫时间延长,伴有相邻部位脑萎缩。
第六节 常见颅内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一、化脓性脑脓肿



    脑脓肿是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炎性改变,进一步导致脓肿形成。常是败血症或中耳炎的并发症。可单发或多发,幕上多见。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等。临床表现:初期病人除有原发感染症状外,一般都有急性全身感染症状,并可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定位症状。



【影像学表现】



1.ct:



    (1)急性脑炎期:表现为脑白质区边界不清的低密度区,有占位效应,增强一般无强化。


    (2)脓肿形成期:平扫脓肿壁为等密度,脓腔内为低密度,有些脓腔内可见气液平,周围水肿为低密度。增强扫描脓肿内仍为 低密度,脓肿壁强化明显,具有完整、光滑、均匀、薄壁的特点。



2.mri:



    (1)急性脑炎期: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占位效应明显。


    (2)脓肿形成期:t1wi 脓肿和其周围水肿为低信号,两者之间的脓肿壁为等信号环形间隙。t2wi 脓肿和其周围水肿为高信号,脓肿壁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显著强化,脓腔不强化。脓肿壁一般光滑,无结节。



【鉴别诊断】



    单发脑脓肿需与星形细胞瘤、放射性脑坏死、脑内血肿吸收期、手术后残腔鉴别;多发脑脓肿需与脑转移瘤鉴别。  



二、颅内结核



    颅内结核是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经血行播散而引起,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可以是结核性脑膜炎、结核瘤或结核性脑脓肿,也可合并存在。 结核性脑膜炎主要影响软脑膜,形成结核结节,以脑基底部的鞍上池明显。脑结核瘤为结核杆菌在脑部引起的慢性肉芽肿,常位于血运丰富的皮质内,中间有干酪坏死物质,少数有钙化。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除全身中毒表现外,尚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征象、癫痫、颅神经障碍等;脑结核瘤可有颅内压增高及局灶定位体征。腰穿脑脊液压力高,呈磨玻璃状,细胞及蛋白含量中度升高。



【影像学表现】



1.ct:



    (1)结核性脑膜炎:平扫蛛网膜下隙密度升高,以鞍上池、外侧裂池尤为明显,后期还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上述区域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明显强化。可有脑实质内散在粟粒状结节。还可以出现病灶周围脑水肿、脑积水和脑梗死等。



  (2)脑结核瘤:平扫为等密度、高密度或混合密度的结节, 1%-6%结节内有钙化。80%为单发,20%为多发。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效应较高。增强后有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2.mri 脑膜炎以脑底部为重,视交叉池和桥前池结构分辨不清。t1wi 信号稍增高,t2wi 信号更高。gd—dtpa 增强显示异常强化。结核瘤 t1wi 信号低,包膜为等信号;t2wi 多数信号不均匀,包膜信号可低可高。



【鉴别诊断】



    结核瘤需与其他肉芽肿性病变、颅内原发肿瘤及转移瘤等。




三、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为病毒或其毒素所致,分先天性和后天性感染两类,后者常见感染源为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但影像学上无特异性表现,区分困难。临床表现上发病前病人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约 25%病人口唇有单纯疱疹病史,有发热、头痛、呕吐、抽搐、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实验室诊断依据病毒培养或荧光抗体染色。



【影像学表现】



    1.ct 可见颞叶、岛叶和额叶单发或多发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病灶。

p

    2.mri t1wi 病变表现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伴有出血,有占位表现。增强检查可不增强或可见局灶性、线样或脑回状强化。晚期出现脑软化、脑萎缩改变,还可发现钙化。  



四、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为猪绦虫幼虫寄生脑部所致。人误食猪绦虫虫卵或肠道内绦虫节片逆流人胃,绦虫卵经十二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进入颅内演变为囊尾蚴。囊尾蚴进入脑内形成囊泡,囊泡内含有液体和白色头节。虫体死亡,形成肉芽 肿。后期可由胶原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变成瘢痕,死亡虫体发生钙化。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



    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及发作后的一过性肢体瘫痪及高颅压等。查体可见皮下结节,多位于头部及躯干部。囊虫补体结合试验可为阳性。



【影像学表现】



1.ct:



    (1)脑实质型:①多发小囊型:平扫在半球区有多发散在小圆形低密度影,直径 5-lo mm。其内可见小结节状致密影,为囊虫头节。病灶以灰白质交界处多见。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或环状强化,周围有轻度水肿。②单发大囊型:系单一巨大囊尾蚴或多个囊尾蚴融合生长。ct 显示为脑内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低密度,其内为脑脊液密度,边界清楚,无实性结节。大囊本身无强化,周边可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呈轻度环状强化。③多发钙化型:脑实质内多发钙化,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2-5 mm。有时仅见一片钙化,钙化周围无水肿,增强扫描无强化。


    (2)脑室型:多见于第四脑室。ct 扫描难以直接显示与脑脊液呈等密度的囊泡,仅表现为间接征象,脑室形态异常或者脑室局限性不对称扩大,阻塞性脑积水。有时囊泡内密度可高于脑脊液,囊壁可见环形增强或钙化。



    (3)脑膜型:外侧裂池、鞍上池囊性扩大,有轻度占位征象,脑室对称性扩大。增强扫描有时可见囊壁强化或结节状强化,脑膜强化也可见到。



2.mri:



  (1)脑实质型脑囊虫病:mri 表现多呈圆形,大小为 2-8 mm 的囊性病变,其内有偏心的小点状影附在囊壁上,代表囊虫 头节,呈短 t1、短 t2 信号。脑囊虫存活期水肿轻。用 gd—dtpa 增强,囊壁可增强或不增强。囊虫死亡时,头节显示不清,周围水 肿加剧,占位明显。增强环厚度增加。此时可出现“白靶症”,即在 t2wi 中囊肿内囊液及周围水肿呈高信号,而囊壁与囊内模糊不清的头节呈低信号。



  (2)脑室、脑池和脑沟囊虫:大小为 2-8 mm,小圆形,长 t1和长 t2 信号常见不到头节。对邻近脑实质有光滑压迹。有的呈大囊病变,分叶状,有间隔,偶见头节位于边缘。



  (3)脑膜型脑囊虫:很多是脑沟内囊虫与脑膜粘连形成。



【鉴别诊断】


    单发大囊型需与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鉴别;多发小囊型需与脑转移瘤鉴别。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8-15 19: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8-15 19:43 | 只看该作者
谢,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8-15 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8-16 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8-16 06:2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8-16 17:1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8-16 19: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8-19 18: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8-19 21: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学习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