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回复,希望有用!
平片:摄吸气时的鼻咽侧位片是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简单而准确的方法。测量腺样体/鼻咽腔(a/n)比值用以观察腺样体肥大的程度。a/n≤0.60为正常,≥0.61为腺样体肥大,≥0.71者为腺样体显著肥大.
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与头长肌相近,左右侧对称,前缘光滑或呈波浪状,向气腔突入,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隐约可见或显示不清,不同程度的阻塞后鼻孔,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ct轴位像测量,腺样体指数≥0.70。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4-6岁时为增殖最旺盛的时期,青春期以后逐渐萎缩。
腺样体增大的诊断主要是拍x线鼻咽部侧位片,因为进行鼻咽镜和鼻咽部指诊的检查很难取得儿童的合作,而且还不能准确测量鼻咽腔的宽度和阻塞的程度。要做好腺样体的测量,就需要拍一张高质量的x光片,那么怎么样拍鼻咽部侧位片呢?
鼻咽部侧位片的投照方法:病人取坐位或站立侧位,头部略上抬,使眶耳线平行于地面,矢状面与暗盒平行,中心线通过外耳孔前方和下方各2厘米处,胶片距在120cm左右。
测量方法:
1.腺样体厚度的测量:腺样体最突点至枕骨斜坡颅骨外侧面的垂直距离为腺样体厚度;
2.腺样体长度的测量:使用平行曲线法,沿c3椎体前软组织前缘向上划与颈椎相平行的直线,上行至软腭后下缘,水平转折向前向上划与软腭后上缘平行的弧线至硬腭后部,此线与突入鼻咽腔的腺样体后、前缘相交为b、a两点,ab间距为腺样体长径
3.鼻咽通气道的宽度:硬腭后端至翼板与颅底交点间的距离为鼻咽通气道的宽度。
以腺样体厚度与鼻咽通气道的宽度的比值(a/n)可判断腺样体的肥大程度:0.5-0.6为正常;0.61-0.70为中度肥大;0.71以上为病理性肥大。腺样体肥大多与腭扁桃体炎同时存在,x线片上显示腭扁桃体肥大、后突,口咽腔气道变窄。有人将狭窄的鼻咽腔气道(腺样体增大压迫所致)当成鼻咽通气道的宽度,这是错误的。鼻咽通气道的宽度应为:硬腭后端至翼板与颅底交点间的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