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 ct mri诊断肿瘤孰优孰劣
作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支“新军”,pe
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如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ct、mri(磁共振
)相比,在肿瘤临床诊断上孰优孰劣?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
科学年会上,协和医院核医学科朱朝晖博士报告了相关研究结果:pe
t在明确复杂解剖结构部位的病灶和转移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
助于医师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本质,它与ct、mri可以优势互补。
pet是一种新兴的“活体生化”显像技术,中国医科院协和医院
核医学科从1998年至今已完成600余名临床病人的检查。最近该科对
其中有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的pet肺癌显像118例进行了总结。他们所
用的放射性标记药物为f—18标记的去氧葡萄糖(18f—fdg)。fdgpe
t利用肿瘤葡萄糖代谢增高的原理进行显像,对肺内占位病变(恶性7
3例,良性45例)诊断的灵敏度为97.3%,特异性为89%,正确性为9
4%,与ct、mri等形态学影像检查方法比较,fdgpet特别适合于明确
复杂解剖结构部位的病变,区分残存肿瘤和坏死纤维化病灶,以及更
早地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病灶。因此对肺癌的分期和治疗评估均有较
好的效果。初步的应用研究还显示,fdgpet对结肠癌、乳腺癌、头部
肿瘤、鼻咽癌、淋巴瘤等十余种肿瘤的检测都有较好的效果。
朱朝晖博士说,pet是利用肿瘤不同的功能特点显示病变,增强
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但pet在显示正常组织的解剖结构
方面毕竟不如ct和mri清晰,而pet在功能代谢显像方面的优势与ct、
mri的精细解剖显示可以形成优势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