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4117|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T1804:好病例,请大家详细分析,不要只说结果,有病理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1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患者,***,女性,46岁,主因胸闷3个月入院,3个月前感冒后感轻微胸闷,无胸痛及呼吸困难,无发热、咳嗽、咳痰。未予诊治,症状无加重,5天前单位查体,胸片及胸ct见下图。当地医院行右侧胸腔闭式引流,引流出大量气体,但症状改善不明显,遂来我院。查体: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减低,右肺叩过清音,未闻及呼吸音,左肺呼吸音清无罗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9.45*109/l; n 76.8%; l 15.2%; rbc 4041*1012/l; hgb 127 g/l;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离子均正常;乳酸脱氢酶 335u/l;羟丁酸脱氢酶 266 u/l.






[本贴已被 jiajie 于 2005-9-11 22:18:23 修改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13:02 | 只看该作者
病史够详细,图片够大,请大家分析,不要只给出结果,相信回答的多加分,有结果的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4-8 1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5-4-9 01:01 | 只看该作者
我说了要分析,请写出分析的过程,不要只说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4-11 18:16 | 只看该作者
肺大泡形成的原因是长期咳嗽,造成肺泡破裂融合而成,此病例无长期咳嗽史,肺大泡的可能性不大;影象上纵隔明显左移,右中上肺叶萎缩,右侧大部分胸腔积气,有胸闷史,考虑为气胸,破裂部位在中上肺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4-11 18:17 | 只看该作者
肺大泡形成的原因是长期咳嗽,造成肺泡破裂融合而成,此病例无长期咳嗽史,肺大泡的可能性不大;影象上纵隔明显左移,右中上肺叶萎缩,右侧大部分胸腔积气,有胸闷史,考虑为气胸,破裂部位在中上肺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4-11 19: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右肺大泡的诊断!
表现:右肺野内见巨大囊状透光区,内无肺纹理,右肺组织推移到右肺门处,与肺组织相交界处呈钝角,局部胸膜无明显肥厚及粘边.
形成这么大的肺大泡是在长期的阻塞下多个(次)肺泡破裂所致.如此之大病人会有憋气,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若破裂后形成气胸,症状会更严重.
鉴别诊断:张力性气胸,突发症状明显,或反复发做时易形成胸膜肥厚和粘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00:49 | 只看该作者
我先来谈理由,关键在于气胸和大泡的鉴别,我个人认为是大泡,
理由:1.整个一侧肺叶巨型肺大泡并不是罕见的。
2.该病人纵隔心影向左移,而通常气胸是不容易发现这种推移征象的,相反对侧代偿气肿。
3.关键还有很重要一点:右肺门区不存在肺萎陷。
4.在大泡的下面边缘能看到少许萎陷的肺组织,而且ct和平片(弧形增高带状影)说明为残余肺组织。而大部分的肺组织我们没发现,是因为大泡的逐渐形成破坏了肺组织。
5.被压缩的残余肺边缘形状能看出是被膨胀性的压缩的。
所以从影像上来看,应该比较能下个右侧胸巨型大泡。因为这些片子是在抽气前照的,所以临床抽气说抽出大量气体很正常,我认为应该是把肺大泡穿破抽的,可惜没的抽气后的片子,这么大的肺大泡被穿破很正常的。谈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气胸和大泡的鉴别,我个人认为是大泡。
1:大的大泡可有胸闷、气短(说明症状不严重),若突然发生气急,咳嗽,呼困,应疑有大泡破裂成自发气胸。
2:鉴别气胸与巨大肺大泡时,作胸穿应持慎重态度。若将肺大泡误认为气胸而作胸穿,可致大泡漏气,造成医源性气胸,甚至张力性气胸。
可能要考虑:特发性肺大泡----这是吸烟者所患的疾病,也有肺大泡型肺气肿发生在年轻患者,在他们中有时年龄可以提早到30、40岁。还有的是先天因素发展到大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11 | 只看该作者
1、肺ct图像病变特点(1)两肺广泛、多发囊性(透明)病灶,囊虽有大小不等之别,但其形态多类似--园、类园、椭园。(2)囊状病灶与相邻或其周围肺组织、结构,境界清楚。(3)囊状病灶分布与支气管血管纹理走行密切相关。(4)少数囊灶内存有少量液体,形成气液平面。2、肺组织结构(1)所见肺组织无明确肺结核及慢性间质性、弥浸性肺疾患征象。(2)也无显著的、广泛的肺纤维化改变(肺外围透明度与中心区相比尚有一定的磨玻璃征象,绝不是囊性病灶产生的原因)。(3)肺胸膜、纵隔胸膜均无明显受累。3、关于诊断:鉴于上述应明确诊断: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文献又称肺囊肿)合并感染。关于鉴别诊断,先了解本症的解剖病理,鉴别也就不难了。其病理:此病的形成与肺芽的发育障碍密切相关,从胚胎第六周起,两侧肺芽开始分叶(右3叶、左2叶)形成肺叶的始基,支气管在肺内一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其末端膨大形成肺泡。支气管的发育从索状组织演变为中空的管状组织,由于胚胎发育的停滞,索状结构不能成为管状结构,远侧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形成囊肿。如发育索状物己分支,则可形成多发囊肿(如本例),因此,发育障碍出现的时问和累及的部位就决定了囊肿的类型(单发、多发、肺内、纵隔内的不同)。囊肿壁一般很薄,内层为上皮层,有纤毛上皮和柱状上皮,有支气管壁内容(壁内无尘埃沉着,此与后天肺囊、后天支扩、单纯肺气肿都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12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我误导大家了一下 :d  :d ,病理结果:右肺大泡型囊肿。 :d  :d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