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

搜索
查看: 30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肢] 曹来宾-侏儒的X线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实用放射学杂志 1989;5(1-3期连载)曹来宾-侏儒的X线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方便大家查找。

侏儒的X线分析
青岛医学院 曹来宾

侏儒因发病原因和致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并有各自的特点,有的则无任何特异性,诊断困难。但是,所有的侏儒不论其类型如何,其病理基础都是一致的,即骨关节的发育障碍。侏儒的X线检查能清楚地显示出骨关节的改变,并能反映出其病理基础。因此,通过骨关节的X线分析,再密切结合临床有的能推断出病变大分类或类型,有的还可以作出本质性的诊断,并能与类似侏儒作出鉴别。

侏儒的分类
一、 临床分类(根据病因)
(一) 骨软骨发育异常:可发生于以下疾患:
1、 软骨发育不全
2、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3、 软骨发生不全
4、 软骨发育低下
5、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全
6、 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
7、 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先天型、晚发型)
8、 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9、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10、粘多糖病(Ⅰ、Ⅳ型)
11、致死性侏儒
12、扭曲性侏儒
13、成骨不全
14、发性内生软骨瘤病
15、脊椎发育畸形: ①原发性脊柱侧弯②多发性半椎体③裂椎畸形
(二) 内分泌障碍
1、 垂体性侏儒
2、 克汀病
3、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氏综合症)
4、 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5、 肾上腺性变态综合征
6、 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
7、 早老症
(三)
1、佝偻病
2、糖原积累病
(四)寄生虫
1、血吸虫病
2、肝吸虫病
3、钩虫病
(五)其他:大骨节病
二、X线分类(解剖学分类)
(一) 短肢型侏儒
1、 肢基型侏儒①软骨发育不全②软骨发生不全 ③ 卵巢发育不全症 ④ 营养障碍性侏儒 ⑤ 致死性侏儒
2、 肢中型侏儒 ① 骨软骨发育不全 ② 软骨外胚层发育不全 ③ 大骨节病 ④ 克汀病
3、 肢端型侏儒 ①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②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全 ③周围骨发育不全
(二) 短躯干型侏儒
1、 粘多糖病(Ⅰ、Ⅳ型)
2、 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3、 扭曲性侏儒
4、 脊柱结核
5、 脊柱发育畸形:① 原发性脊柱侧弯 ② 多发性半椎体 ③ 裂椎畸形
(三) 均称型侏儒
1、 垂体性侏儒
2、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3、 Turner氏综合症。

侏儒的临床特点
一、 体格矮小
1、 均称性矮小:见于垂体性侏儒、致密性骨发育不全、Turner氏综合症。
2、 短肢性矮小:见于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软骨 发生不全。
3、 短躯干性矮小: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粘多糖病(Ⅰ、Ⅳ型)、扭曲性侏儒。
垂体侏儒和家族性矮小,上下半身比例符合正常标准。短肢侏儒上半身〉下半身;短躯干侏儒。下半身〉上半身;克汀病,上半身〉下半身。
二、侏儒出现的时间
1、 出生时身材短小、四肢短:见于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软骨发育不全、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不良、扭曲性侏儒、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2、 幼儿或儿童期发病:垂体性侏儒、脊椎骨骺发育不良、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3、 青年以后发病: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三、智力低下:见于粘多糖病Ⅰ型,(即胡勒氏病)、克汀病、软骨发育低下、肢中段性侏儒(Langer型)、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不良。
四、家族性和遗传性: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Catel氏病)。
五、伴性遗传: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女性遗传,仅男性发病。
六、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或不发育:垂体性侏儒、致密性骨发育不全、Turner氏综合症。
七、头大面小:见于软骨发育不全、致密性骨发育不全、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致死性侏儒。
八、眼部改变:
1、 眼失明:见于粘多糖病I型(角膜浑浊)。
2、 眼距加宽:扭曲性侏儒、粘多糖病IV型。
3、 蓝色巩膜: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九、下颌骨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Turner氏综合症、肢中段性侏儒(Langer型)。
十、牙萌出延迟和乳恒齿并存:致密性骨发育不全、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垂体性侏儒。
十一、短颈、颈蹼和鸡胸:粘多糖病IV型、Turner氏综合症。
十二、脊柱后突: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先天型、晚发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十三、臀部后翘和腹部膨隆: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
十四、多指(趾)、并指和指甲反翘:见于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十五、手指短粗、等长呈叉状: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十六、末节指骨短小、拳不能紧握: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十七、走路摇摆和运动障碍:见于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粘多糖病I、IV型、软骨发育不全等。
十八、关节粗大:干骺端发育不良、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十九、易发生骨折: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二十、并有先天性心脏病: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和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不良。
二十一、无汗腺及皮质功能紊乱: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二十二、尿检查:粘多糖病I、IV型均可查到粘多糖尿,不同程度出现硫酸软骨素B、硫酸肝素等。

X线征象分析

一、 全身骨密度增高:致密性骨发育不全、高磷酸酶血症。
二、颅底骨短小(头大面小):软骨发育不全、致密性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致死性侏儒
三、眶间距增宽:扭曲性侏儒、粘多糖病IV型。
四、囟门和颅缝开放、缝间骨增多: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五、下颌骨发育不良: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Turner氏综合症。
六、肋骨短呈船桨状:软骨发育不全、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粘多糖病IV型、致死性侏儒。
七、脊柱后突畸形:粘多糖病IV型、扭曲性侏儒、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先天性脊柱侧弯。
八、腰椎前凸和骶椎后翘: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
九、脊椎变扁:粘多糖病IV型、高磷酸酶血症、多发骨骺发育不全、假性骨骺发育不全。
十、椎间隙
1、 增宽:致死性侏儒、垂体性侏儒、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2、 变窄: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十一、椎体驼峰状隆起(横置奶瓶状):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和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十二、椎体前缘
1、 凹陷: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2、 舌状变尖:粘多糖病I、IV型、软骨发育不全。
十三、椎弓根
1、 间距(腰椎)向下变窄: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
2、 变短(椎管狭窄):软骨发育不全。
3、 增长:粘多糖病IV型。
十四、骨盆
1、 小骨盆:假性软骨发育不良、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Turner氏综合症。
2、 短宽:扭曲性侏儒。
3、 窄长: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IV型、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十五、骨盆坐骨切迹深小: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低下、Turner氏综合症。
十六、髋臼角增大、上缘浅平: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干骺端发育不良、粘多糖病IV型、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十七、髋内翻或外翻:软骨发育不全、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十八、短肢
1、 近段短小:软骨发育不全、扭曲性侏儒。
2、 中段短小:干骺端发育不良、肢中段侏儒。
3、 远段短小: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软骨发生不全、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十九、骨骺
1、 宽大(喇叭状):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
2、 变小: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
3、 出现晚: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
并干骺端不规则: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二十、干骺宽大不整:软骨发育不全、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IV型、干骺端发育不良。
二十一、手足骨粗短(哑铃状):软骨发育不全、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扭曲性侏儒。
二十二、掌指及指间关节增大、屈曲呈爪状: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并进行性关节病、干骺端发育不良。
二十三、掌骨基底和指骨末端变尖:粘多糖病I、IV型。
二十四、掌骨征阳性和指骨优势:Turner氏综合症。

分析步骤与常见侏儒的诊断

侏儒的X线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 划分侏儒大分类:按期肢体和躯干改变的特点,先划分为以下大分类:
1、 短肢侏儒:特点见“分类”
2、 短躯干侏儒:特点见“分类”
3、 均称性侏儒:特点见“分类”
二、分型:在确定大分类后根据四肢获躯干骨骼的具体X线改变特点(见X线征象分析),通过分析和综合,再结合发病早晚和临床特点(体征以及症状)做出具体诊断。兹将常见的侏儒举例如下:
1、 软骨发育不全
为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全身软骨发育障碍疾患,具有遗传性与家族性特点,亦可散发,多自婴幼儿发病。其特点为四肢短小,躯干近于正常的短肢型侏儒。
临床表现:四肢粗短、弯曲、躯干相对较长。立位手不过髋,手足宽而厚,手指等长或呈叉状。腰椎自然曲度增加,腹部膨隆,臀部明显后突。头大面小,塌鼻,下颌突出。智力、体力与生殖力均正常。
X线表现:长骨变短,以肢体近侧段明显(肢基型),其中,以股骨和肱骨最为显著。骨干曲度因受肌肉牵引而增加,凹侧的骨皮质增厚。干骺端呈喇叭或蕈状增宽,轮廓光整。骨化中心出现延迟且小,常被干骺端包围。骨骺与干骺端提前愈合,故长骨变短。膝关节可有内翻或外翻畸形。手足短骨粗短呈哑铃状,诸手指等长,半数有分叉畸形。胸骨短宽而厚。肋骨短,仅及正常的一半,前端常呈捻珠状。
腰椎椎弓根间距自第一腰椎向下逐渐变小,为本症特征表现之一。椎体前缘可呈楔形或弹头状。儿童时期,椎体上下缘可分别向上、下凸而前缘变尖,腰骶角变小。骨盆狭窄畸形,髂骨翼纵轴缩短,呈方形。坐骨切迹狭窄而深凹。髋臼上缘变平,常有髋内翻畸形。颅骨因颅底软骨发育障碍,而颅底短小,颅盖骨(膜样化骨不累及)却相对增大,而呈头大面小外貌。前额与后枕分别向前后突出。
2、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为较少见的软骨发育障碍疾患。由于体型类似软骨发育不全而命名。实质上是脊椎骨骺发育不良---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型。
患者出生时正常,20个月后出现侏儒。有明显的显性遗传特点,男女均可发病。自开始走路后,生长发育明显迟缓,以四肢为主,呈短肢型侏儒。下肢弯曲,步态蹒跚呈鸭步。四肢关节增大,活动受限。腰部前突或侧弯变形。颅面骨和智力以及化验检查均正常。
X线表现:四肢管状骨对称性粗短变形,愈向远侧愈明显(肢端型)。指骨的横、纵径几乎相等,呈方形。干骺增大不规则,边缘呈唇样突出,外形如蕈状。骨骺出现晚并常提前愈合。骨骺较小而不规则,边缘不整。骺板变窄,先期钙化带不规则。
脊椎改变较轻或正常,通常椎体变扁,椎间隙相对增宽。椎体上下缘稍突,前部呈“台阶”状缺如。骨盆小,坐骨切迹变短,髋臼角变浅。骶骨小。颅骨正常。
本病须与软骨发育不全鉴别,主要根据:① 出生时即被发现 。 ② 颅面不对称,陆大面小 ③ 四肢骨短,以近段明显,骨骺和干骺端光滑规整。④腰椎椎弓间距向下逐渐变窄,椎弓根短而小。椎管狭窄。
3、 软骨外胚层发育不良
病理基础为软骨发育不全合并外胚层发育异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短肢型侏儒,出生时即存在,智力正常。肢体以膝肘关节以下明显(肢端型短肢)。手粗而短,随年龄增长而明显。颜面部见鼻根宽且下陷,前额突出,下颌骨发育不良,牙齿提前萌出,有的出生时即有牙。上齿发育小,下齿增大,外胚层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多指(趾)、并指和指(趾)甲发育不全。无汗腺及皮脂功能紊乱。约1/4的病例可有生殖器畸形,1/2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X线表现:长骨粗短主要发生于肢体远侧段、膝肘关节以下明显,愈往远端愈趋显著,与软骨发育不全适相反。胫骨近端,骨骺发育不全并向内侧移位,干骺亦向内侧凸起、倾斜,常形成膝外翻。尺桡骨不成比例缩短,常发生桡骨头脱位。
手足骨亦短小,以末节指骨显著,发育不良或骨骺缺如,常伴发多指(趾)并指和末节指骨发育不全。骨骺呈锥形,腕骨常大块融合或有额外腕骨。骨盆呈三角形,可伴有骨刺。

4、 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Catal氏病)
为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疾患,有家族性,属短肢型侏儒。软骨营养障碍仅限于骺软骨,在同一时期内,一个骨骺可有多个骨化中心。
临床表现:男多于女,四肢和手足粗短,指甲增厚,常有膝内翻或外翻,步态不稳。关节疼痛强直(尤以髋与膝关节明显),智力正常。
X线表现:四肢管状骨骨骺对称性发育小,扁平或呈不规则斑点状,常累及髋、膝、肩、踝、腕等大关节的骨骺。骨骺出现延迟,成骨缓慢,与干骺愈合亦延迟。干骺端正常,胫骨远端骨骺因外侧部分发育不全而呈楔形,致使踝关节形成较为特征性的倾斜状外观。指(趾)骨粗短如棒状,常伴腕骺骨发育不全。
至晚期,斑点状与分裂状的骨骺逐渐消失,但其外形仍不光整,致关节呈扁平状畸形。最后可产生继发性的退行性骨关节病。
颅底缩短,蝶鞍小而扁。脊柱前突或后突、椎体变扁。
5、 干骺端发育不良
系全身长骨干骺端软骨化骨障碍引起的发育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短肢型侏儒,关节粗大,活动障碍。
X线表现:病变双侧对称,只限于长、短管状骨的干骺端。不累及骨骺。一般以下肢的膝、髋、踝关节改变最显著,而上肢则不明显。典型表现为骨干变短,干骺端增宽,呈杯口状或裙状扩大,外形不规则。先期钙化带界线不清,密度不均。骨骺板有大量钙质沉积。
手足短管状骨改变类似于下肢长骨。干骺的改变一直持续进行到骨化完成。骺软骨板消失,干骺与骨骺融合,最后形成长骨变短和远端膨大变形。关节可呈内翻或外翻畸形。
扁骨和不规则骨有时受累,肋骨前端增宽,外形不规则而伴有钙化斑。髋臼变浅或不规整并有钙化。

6、 粘多糖病IV型
又称为畸形性骨软骨营养不良,有家族倾向,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一般4~5岁以后因行走困难和脊柱畸形方被发现。骨骼改变出生时即存在,但到负重后方显示症状,一般智力正常。
头颅常增大,眼距加宽。身材矮小,腰背部无痛性后突畸形,并可明显成角,为严重的短躯干型侏儒。颈肋、鸡胸、四肢相对较长,站立时手可及膝部。髋及膝部弯曲,常呈下蹲姿势。膝内翻,平足,行走时摇摆。常见髋关节僵直。
粘多糖尿为本症特异性表现,出生时即存在。尿内可查到硫酸角质。血中白细胞内可见粘多糖颗粒。
X线表现:脊柱见下胸与上腰椎变扁,呈楔形。前后径与横径增大。椎体表面不规则,中央部前突如舌状。腰椎椎体上下两层骨密度低而中间密度高。脊柱成角畸形时可见后宽前窄的三角形小椎体后移。
长骨的干骺端不规则增大。骨化中心出现延迟且小,常呈扁平或粉碎状。关节间隙增宽或有脱臼及畸形。股骨近端常有缺损及不规则钙化。股骨颈粗短。尺骨与腓骨亦可变短。掌骨的基底部和指骨末端变尖,尤以3、4掌骨明显。
骨盆狭长,于髋臼水平缩短。髂骨翼呈圆形,髋臼平直,边缘不整。牙发育不良,磨牙咬合面有小尖头状突起。

7、粘多糖病I型(胡勒氏病)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生后正常,一岁后发育和智力迟缓,身材矮小及肢小畸形,常有智力障碍。面容丑陋痴呆,额部突出,塌鼻梁,大鼻孔,眼小间距大,唇厚,舌大外伸,颇似古建筑物的怪面像(承留)。听力差,角膜浑浊进而失明,颈短肩高,腰背后突甚至成角。腹部膨隆,肝脾大。四肢关节软组织挛缩,运动受限,上肢比下肢明显,手指屈曲成爪状。尿化验有较多的硫酸软骨素B及硫酸肝素。白细胞及骨髓细胞中出现异染性粘多糖颗粒。
X线表现
四肢管状骨变短。骨干一端或两端变细,上肢比下肢明显。上肢骨粗短,中间段膨隆两端细。肱骨近端内翻畸形,尺桡骨远端弯曲倾斜。股骨近端细弯曲及髋内翻,手足骨粗短,掌骨近端收缩呈圆锥状变尖,指骨远端通常变小,末节指骨发育不良,骨化不全。
腰1~2椎体发育不良变小并向后移位。椎体前缘下部呈喙状突出与粘多糖病IV型椎体中部的舌状突出不同。其他椎体上下缘膨隆,近似圆形。椎体后缘凹陷。椎弓根细长。髂骨底部变窄,髋臼角增大。肋骨形似船桨状。
颅骨增大,蝶鞍前后径亦大。囟门关闭迟缓,两眼距大。

8、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TD)
本病为一少见的脊柱和四肢大关节发育障碍而引起的短躯干型侏儒。为伴性隐性遗传,女性传递,仅男性发病,与血友病相似。病理上,关节软骨和骨的发育异常与莫奎氏综合征相似,唯表现较轻。X线改变主要在脊柱、骨盆和大关节,四肢发育无明显改变,不同于莫奎氏综合征。
临床表现
5~10岁以前发育多正常,而后逐渐出现短躯干型侏儒,于青春期后更为明显。又因过早的发生骨关节病,常出现腰背部和四肢大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头颅与四肢发育相对正常,智力亦正常。
X线表现
脊柱诸椎体普遍变宽而扁,愈向腰椎愈明显,椎体前部尤著,呈楔形,可伴有后突畸形,椎间隙明显变窄,腰椎比胸椎明显。侧位片诸椎体上下缘中后部呈“驼峰”状隆起。椎体前部相对低平或轻度凹陷。故外形颇似一横置的“牛奶瓶”或“花瓶”状。
骨盆较小,骨盆腔狭长。骶骨和髂骨发育小,骶骨翼部发育不全。坐骨、耻骨支相对增大呈直立状。坐骨大切迹上缘变浅,髋臼角加大,边缘不整及轻度硬化。
大关节较早的发生退行性变,以髋关节出现最早且严重,次为膝、肩关节。髋关节常有半脱位,股骨颈粗短,颈干角变小呈髋内翻畸形。
胸廓较小,肋骨如船桨状。肩胛骨上移。
四肢管状骨长度正常,颅骨不受累。

9、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关节病
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年龄大多在3~8岁。临床表现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与晚发型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TD)相似,但又有许多本质上的异点。除脊椎、四肢大关节改变相似外,双手指尖关节粗大,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增宽亦为其特征。临床上有严重的致残性。
临床主要特点是颅面发育正常,躯干短和下肢关节屈曲畸形、致身材矮小。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肿大及挛缩屈曲畸形、但无炎性表现。X线特点为椎体普遍性变扁、椎间隙变窄和椎体前部上下角凹陷。四肢长短骨干骺和骨骺以及腕跗骨对称性增大,边缘不整,间隙变窄。手足指(趾)关节粗大,屈曲呈爪状。手指不能握至手心。X线随访及观察,改变均进行性加重。
本病与STD的异点为下:
(1) STD系伴性隐性遗传,女性传递,男性罹患。与本病男女均可发病不同。
(2) STD发病年龄较晚,大多在10岁以后。主要症状为早发退行性骨关节病所引起的腰、髋痛。椎体扁为横置“奶瓶”的外观。本病脊椎改变较轻。
(3) STD骨盆小,骶骨下沉。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均正常,不增宽。
(4) STD只累及大关节呈发育不良和早发骨关节病。手足小关节正常。

10、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本病特点为侏儒、普遍性遗传疾患。染色体G组第22对其中一个短臂缺失。
临床表现
均称性侏儒,智力正常,男多于女,身高不超过1.4米。头大面小,额顶部隆起,囟门和颅缝开放,常伴有眼突、蓝色巩膜或喙状鼻,腭弓抬高,乳恒齿并存。
下颌骨发育不全,下颌角消失平直,指(趾)变短,手指皮肤皱起,指甲反翘呈匙状,表面常有纵行条纹,为本症的特征性表现。
轻微外伤即可发生骨折,常引起肢弯曲畸形。
X线表现:
全身骨骼普遍性致密硬化,四肢骨明显,头颅躯干较轻。长骨皮质增厚,髓腔狭窄呈细线状。骨骺及干骺端骨小梁密集,骺板光滑、规整。少数骨收缩过度,致骨干纤细而发生骨折。桡骨可因过度生长,引起桡腕关节异常。末节指(趾)骨发育不全,甲粗隆缺如,尖细或平直呈截断状。常见锥形骨骺。
椎体密度增高,上下缘皮质增厚致密,椎体前缘呈鱼尾状凹陷,以胸椎为著,常伴有环枢椎融合、腰骶关节异常及椎弓崩裂和滑脱。
髋臼变浅,髋臼角增大,常有髋外翻。
颅板密度增高,囟门不闭,颅缝开放,常见缝间骨。颅底变短,副鼻窦气化差。
下颌骨发育不全,后半部纤细,下颌角消失变平。侧位呈烟斗状外观,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11、垂体性侏儒
可能系先天发育不全,垂体前叶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病因大多不明。少数因垂体临近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影响垂体机能而发病。
临床表现:
男性多见,出生时正常,致幼儿或儿童期发病。表现为生长缓慢,身材均称性矮小,较同龄儿约低30%。面容较年龄为幼稚,毛发少而松软。乳齿萌出及恒齿更换均延迟。皮肤细腻皮下脂肪丰富,肌肉不发达。
性器官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男性生殖器小似婴幼儿。阴睾常见,无胡须、喉结,腋毛和阴毛。女性原发性闭经,乳房和臀部不发达,子宫小,外阴似幼女。
智力发育正常,成年后身高不超过1.5米,体重不超过45公斤,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生长激素水平明显降低。
X线表现
全身骨骺均称性短小,骨骺出现明显延迟。椎体小,椎间隙相对增宽。颅板可变薄,板障常发育不良。额骨垂直部前突。乳突和鼻窦气化差,牙齿排列拥挤。


12、Turner氏综合征
又称卵巢发育不全症,系性染色体异常,缺少一条X染色体,蹼颈、肘外翻和性功能减退被视为临床三特征。身材矮小,原发性无月经,第二性征缺如,乳房生殖器发育不良,阴毛及腋毛。智力发育差。常合并主动脉缩窄,特发性高血压。
化验检查:尿内促性腺激素浓度,在儿童期正常,至青春期增高。
X线表现
(1) 骨骺出现正常,愈合延迟。一般四肢长骨于14~15岁变短。骨骼普遍性疏松。
(2) 掌指骨缩短:常见于第四及第一掌骨,故有掌骨征阳性和指骨优势。偶见中指末节指骨呈分叉状。
(3) 腕关节畸形:腕骨角度小和肘外翻畸形。
(4) 胫骨内侧平台下压和内侧干骺端唇样突出,如骨疣。股骨内侧髁增大。
(5) 脊柱骨质疏松,可有后突及侧弯。肋骨、锁骨明显变细。男人型骨盆,耻骨弓狭窄,坐骨切迹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赞同赞同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12-6 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12-6 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12-6 18:2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专病资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